孔祥熙的英文造诣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卡罗尔在转述康保罗对孔祥熙的印象时提到,康保罗认为孔祥熙终身未能突破英文书面表达能力的障碍,因为对英文不自信,他拒绝了欧柏林传教处让他担任联络员的邀请。康保罗还认为孔祥熙的英文讲稿和信函多出自宋霭龄之手。 然而,笔者在2015年撰写的《孔祥熙留学美国史料和相关史实》一文中,结合读档体会和前山西协会会长卡尔·雅各布森的评论,对孔祥熙的英文造诣给予了充分肯定。文中指出,孔祥熙"英文遣词造句流畅老练,是一个具有语言天赋的人"。这与康保罗的说法截然相反。 笔者认为,读者需要谨慎看待康保罗的观点。首先,从康保罗的个性来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且作风豪放,言语犀利。在大学和神学院期间,他就展示了非凡的辩论天赋和卓越的文字掌控能力。因此,他很容易给平常人冠以"语言不济"的帽子,更何况英文并非孔祥熙的母语。 其次,康保罗认为孔祥熙"一辈子也没练好英文",这一观点显得有些武断。康保罗于1936年去世,当时正值孔祥熙政治生涯刚刚拉开帷幕。此后,孔祥熙还有三十年的时间,他的英文水平是否能有长足进步,实在难以论定。 事实上,孔祥熙在留学美国期间就展现出了优异的英文能力。他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同学和教授交流无碍。这些都离不开扎实的英文功底。 此外,孔祥熙在担任中国银行总裁和财政部长期间,经常需要用英文与外国人打交道,参加国际会议,发表演讲。如果他的英文水平真如康保罗所说那般糟糕,恐怕难以胜任这些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孔祥熙英文水平的评价,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康保罗一面之词。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并担任过重要职务的人,孔祥熙的英文能力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他也许不是英文大家,但绝非康保罗口中那个连基本表达都成问题的人。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要全面审视各方史料,不能武断下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便是康保罗这样博学多才的人,其观点也未必就是客观公正的。孔祥熙英文水平究竟如何,还需要更多的史料佐证。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轻易否定一个人在某方面的才能和造诣。
孔祥熙的英文造诣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卡罗尔在转述康保罗对孔祥熙的印象时提到,康
星瑞看历史
2025-04-23 21:33: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