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时,白居易花重金养了33名家妓,每个女孩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每隔三年就会换一批人,看似寻欢作乐,其实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甚至后人还会为其辩解:他不是渣男! 70岁的白居易面色憔悴,坐在庭院中望着月色发呆。几十年的官场浮沉让他双鬓斑白,而心中的空洞却始终无法填满。他的宅院里此时住着33名年轻女子,大多是15岁左右的少女,专为他歌舞饮宴。这些年轻女孩每三年就要更换一批,只有樊素和小蛮因特殊才艺得以长留。 樊素的歌声如天籁,小蛮的舞姿如仙子。白居易曾为她们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诗句,将她们的美丽永远留在了诗篇中。除了这两位,他府中还有菱角、谷儿、红绡、紫绡等众多家妓,个个才艺出众。 据史料记载,白居易仕途得意之时,府中专管歌舞的女子竟有上百人之多。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张,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在唐朝鼎盛时期,达官贵人们畜养歌舞家姬已成风气,白居易只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位。 回想江州司马时期,那是白居易人生的低谷。元和十年,长安城内一片肃杀,当朝宰相武元衡竟被当街暗杀。其他人都明白要明哲保身,但白居易却直接上书唐宪宗,要求严查凶手。然而,唐宪宗却勃然大怒,指责白居易越级上报。曾经的政敌们纷纷落井下石,诬陷白居易,最终导致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时,白居易偶然听到一位琵琶女的演奏,那哀怨的琵琶声仿佛诉说着与他相似的命运。那一夜,他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其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道尽了他被贬谪的孤独与心酸。 官场的挫折让白居易开始思考人生方向。他的生活逐渐发生变化,从一个热血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看透世事的现实主义者。 从此,白居易开始整日饮酒作乐,风流韵事不断。他放荡不羁,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浪荡子,好色之人,但他自己却毫不在意。甚至在朋友嘲笑他年老体衰时,他坦然写下"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的诗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 白居易的放纵并非没有代价。到了70岁高龄时,他已经散尽家财,身体也被各种病痛所缠绕。他不得不放走那些陪伴他多年的家妓,包括最心爱的樊素和小蛮。离别前夜,他与樊素低语话别,哭一阵笑一阵,想到第二天这位陪伴他五年的女子就要离去,心中满是不舍。 花甲之年的白居易站在符离小镇的山坡上,远望那座熟悉的庭院。这是他第三次回到这个承载着青春记忆的地方,寻找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湘灵。然而,这一次,他得知湘灵已经遁入空门,成为了一名尼姑。距离他们初次相遇,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春秋。 倒回贞元六年,19岁的白居易在符离读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透过窗户看到了15岁的湘灵。这个农家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巧笑倩兮,瞬间击中了少年的心。他放下书本,跨门而出拦下了女孩:"你好,我叫白居易,我想认识你!" 湘灵虽出身贫寒,没有显赫家世,也不具备大家闺秀的端庄,但她天真烂漫,笑容如皎皎月光般明亮,歌声似百灵鸟般婉转动听。这一切在白居易眼中无比美好。他为湘灵写下诗句:"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湘灵不识字,白居易便用最朴素的语言,一字一句地为她朗读。湘灵起初只敢从白居易窗前匆匆经过,目光相触便羞涩躲开。后来胆子大了些,便托着脑袋伏在窗前,看着白居易读那些她不懂的诗。这段日子是白居易最美好的记忆,曾经只懂读书的少年,如今懂得了爱情的滋味。 一日,白居易送给湘灵一面明镜,对她说:"诗人刘希夷曾给心爱的女孩写过一首诗'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还有一句没说出口的,他想娶湘灵为妻。湘灵羞涩地接过镜子,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从此,二人情根深种,渐渐长成了彼此缠绕的花。 然而,美好的爱情很快就被现实打破。白居易的母亲陈氏发现了这段感情,坚决反对。陈氏出身于颍川陈氏名门,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她认为白居易的妻子即便不是官宦世家的女子,也应该是书香门第,绝不会是湘灵这样的农家女。 实际上,陈氏自己的婚姻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15岁就嫁给了比她大26岁的白季庚(实际上是她的舅舅),婚后常年两地分居,过着"丧偶式"的生活。 白居易为了证明自己能够不靠联姻也可入朝为官,参加了科举考试。贞元十六年,他高中进士及第,意气风发地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28岁时,他再次请求母亲同意与湘灵的婚事,却遭到更加彻底的拒绝:"进士算什么,你还没有做官。曾经你是布衣,湘灵配不上你,现在你是进士,她更加配不上你!"
晚年时,白居易花重金养了33名家妓,每个女孩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每隔三年就会换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4-22 22:23: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