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概念龙头梳理分析!
一、根正苗红的“嫡长子”:实控人直接是供销社,业务贴政策核心
1. 天鹅股份icon:山东供销社“亲儿子”,棉花机械+农村物流双buff
这公司背后是山东省icon供销社,持股超过60%,属于“血统最纯”的那种。主营业务是棉花加工机械,全国好多棉农都用它家设备,相当于掌握了农业生产端的“硬装备”。现在政策提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icon,它家虽然主业是机械,但依托供销社网络,未来在农村仓储、运输上能蹭上不少红利。而且早盘已经涨超8%,资金明显在炒“政策嫡系”的预期,缺点是盘子小,容易被游资盯上,波动大,适合胆大的盯着分时图玩,新手别追高。
2. 中农联合icon:供销总社直管,农药龙头+全国渠道王
直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icon控制,农药原药和制剂业务做到全国前列,尤其是新烟碱icon类杀虫剂,种地的农户都离不开。为啥资金今天直接拉涨停?因为它既符合“农业生产端降成本”,又能通过全国3万多个基层社网点快速铺货,简直是统一大市场里“城乡流通”的毛细血管。而且财报显示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不错,不像有些概念股纯炒概念,这票有业绩打底,机构游资都爱碰,缺点是估值不算低,得等回调上车。
3. 浙农股份:浙江供销社“掌上明珠”,农资+农产品双轮驱动
浙江省icon供销社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农资流通占浙江市场30%以上,化肥、种子、农药啥都卖,而且这两年搞“农超对接”,把浙江的农产品直接卖到城市超市,减少中间商赚差价,跟统一大市场里“产销直连”的思路完全吻合。2023年扣非净利润涨了97%,业绩实打实的好,机构持仓比例高,适合稳当型选手,缺点是股性偏稳,不像小盘股暴拉,但胜在“政策+业绩”双保险。
二、地方供销社“地头蛇”:区域垄断+特色业务,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1. 辉隆股份:安徽供销社老字号,农资流通第一股
全国供销社系统里首家上市公司,安徽农资市场的“扛把子”,化肥销售占安徽半壁江山,还涉及农药、种子。现在政策提“再生资源回收icon”,它家早就布局了废旧电池、农膜回收,契合“绿色农村”方向。虽然股价现在才5块多,但市盈率低,属于“趴在地上的政策受益股”,适合蹲补涨,但得等资金轮动,短期可能不如龙头股刺激。
2. 农产品:深圳供销社旗下,全国农批市场老大哥
名字直接叫“农产品”,主业是建农批市场,深圳、北京icon、上海icon好多菜市场背后都是它家,相当于掌握了农产品流通的“枢纽节点”。统一大市场要打通城乡,农批市场就是关键中转站,它家2023年营收增长26%,净利润3亿多,业绩稳得很,缺点是盘子大,拉涨停难,但适合当“防守型选手”,跌下来有人接。
三、小心“蹭概念”和“历史坑”:这两类得绕道
1. 供销大集:曾经的妖股,现在业绩还在“回血”
2022年靠“供销社+免税”概念爆炒过,12天10个涨停,但现在净利润还是负的,2023年亏了9亿多,全靠卖资产撑着。虽然股东里有供销总社背景的企业,但实控人不是直接供销社,属于“沾边不嫡系”,现在资金顶多炒个记忆,新手别被“老龙头”名号骗了,业绩不反转就是个击鼓传花。
咱小老百姓记牢:打开F10,先看“实际控制人”是不是XX省供销社或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再看主营业务是不是农资、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缺一不可。
为啥资金现在死磕供销社龙头?背后有三层逻辑
1. 政策刚需:统一大市场必须靠供销社的“全国网”
国家文件明说要“完善城乡流通网络”,供销社全国有3.7万个基层社、2400多个县级社,从村到县的网络早就铺好了,比新建物流网省时省力,政策资金肯定优先砸给这些现成的“国家队”。
2. 业绩能落地:不是虚炒,真能赚到钱
像中农联合卖农药、浙农股份卖农资,都是农民的刚性需求,2023年供销社全系统销售额6.26万亿,农产品销售额涨了24%,这些数据不是虚的,龙头公司直接分蛋糕。
3. 避险属性:当科技、消费熄火时,资金躲进“政策避风港”
最近算力、AI跌成狗,资金得找新方向,供销社既有“乡村振兴”长期故事,又有统一大市场短期刺激,属于“进可攻退可守”,尤其适合现在这种“电风扇行情”,资金愿意来回薅羊毛。
咋操作?
看血统:只认实控人是供销社的,参股的、沾边的别碰;
看业务:必须跟农资、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相关,纯概念炒作的绕道;
看位置:龙头股如果已经涨高了,别追,等回调到5日线低吸,或者挖还在低位的辉隆股份、天禾股份;
不碰ST、亏损股:比如供销大集,赌反转不如买彩票;
不贪快钱:供销社是中线逻辑,别指望天天涨停,适合逢低分批买;
不忽视风险:如果大盘暴跌,所有板块都得跌,设好止损位,保住本金最重要。
供销社龙头就像“农村版的国企改革”,有政策兜底,业绩不差,但也别幻想成第二个AI。咱就当跟着国家政策“喝汤”,选最正宗的那几个,跌了敢买,涨了不贪,赚个稳当钱比啥都强!股票[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