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热热闹闹这么长时间,很多人看的是王母娘娘追织女-云来雾去,不知道啥情况。
我用我的理解来形容一下,各位老师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咱就用大超市和供应商来举例子。
美国相当于一个大超市,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那种角色。
而其他国家可以看作是供应商的角色,就是生产出来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卖给大超市。
大型超市都有一个“进店费”,或者叫“上架费”。交了这个钱,你的货才能进我超市卖。
美国现在收的关税,可以看作是这个“进店费”。
以前各个供应商供货给大超市,饼干、瓜子、花生、汽水儿、手纸、牙膏、洗脸盆…按照各自不同的价值,分别给大超市10%-30%之间的“进店费”。
结果大超市换了总经理,觉得自己受委屈了,觉得供应商都在占自己的便宜,所以更各个供应商说,从今天开始,你们要按100%/145%/245%/300%的额度给我“进店费”。如果不同意,挨个来我经理室聊。
有的供应商妥协了,有的供应商看看能不能有回旋的余地,但也有供应商直接不给了,而且我对你给我结的尾款也要求按同样比例增加滞纳金。
然后大超市和大供应商就开始较上劲了。
供应商的东西暂时进不了超市,超市里购物的客人也发现某些品类的货品开始缺货,而且价格开始窜涨。
不知道我这么解释,是不是合理?当然,别太严谨,毕竟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