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李仕亮与日军短兵相接,交战中,他被一名日军连刺两刀,可接下来,他不仅反杀这名日军,还孤身冲入敌群,再杀两人!
李仕亮,陕西绥德县人。
1934年,15岁的李仕亮跟随刘志丹闹革命。
1937年,李仕亮被编入八路军115师688团。
李仕亮最擅长的,就是拼刺刀,他拼刺刀的水平堪称一流,连许多老兵都自叹不如。入伍后,李仕亮经历了无数次训练,拼刺刀的路数,他早已铭记于心。
1939年5月,李仕亮已经升任副排长了。
当时,李仕亮所部行军赶路,到了河南乌龙镇时,由于天色已晚,众人决定在镇上宿营。谁知,八路军的动向被日本人发现了,日军连忙调兵围剿八路军。
第二天黎明时分,一股日军就包围了众人,他们企图搞偷袭,好在哨兵警惕性很高,第一时间发现了偷袭的日军,日军的偷袭,这才没有得逞。
不过这时候,日军距离八路军已经很近了,双方打了没几枪,就已经碰上面,只能拼刺刀了。
李仕亮刚下令拼刺刀,一个鬼子就冲到他面前,对着他猛刺过来,由于鬼子刺得太突然,李仕亮来不及反应,鬼子的刺刀就在他的腹部划开了一道口子。
李仕亮腹部的衣服,顿时被鲜血染得通红。
这个鬼子见这一刀没有刺中李仕亮的要害,迅速拔了出来,接着又朝李仕亮的胸膛刺了过来。
李仕亮侧身一闪,但鬼子的刺刀速度太快,这一刀还是擦中了他的右手,李仕亮首战就处于下风。
不过李仕亮也从一开始的慌乱之中反应过来,趁着鬼子收回刺刀,李仕亮迅速挥动刺刀,对着鬼子回刺了一枪。平时的训练中,李仕亮就是这么做的。
这一刺刀,就像平时刺稻草人一样,直奔小鬼子的胸膛而去,而且还刺中了,这个鬼子顿时倒在地上。李仕亮不放心,又对着他补了几刀,这个鬼子就死得不能再死了。刺死一名鬼子后,李仕亮心中有些得意。
毕竟,这可是抗战初期的小鬼子,单兵作战能力十分强悍,单对单,能击杀一个小鬼子确实值得骄傲。
这时候,战斗还在继续,尽管李仕亮已经受了伤,但他没有时间调整,更没有时间休息,他从小鬼子身上拔出刺刀后,又继续冲入敌群,继续投入战斗。
一个小鬼子发现了李仕亮,就拿着刺刀,一边怪叫着一边冲了过来,李仕亮已经干掉了一个鬼子,他对自己的拼刺水平充满了自信,此刻的他毫无惧意。
只用了两个回合,李仕亮就干掉了第二个鬼子,他把刺刀刺进了对方的腹部,然后上下一划拉,鬼子腹部的肠子都流了出来,不久,第二个鬼子就死了。
连杀两个鬼子后,第三个鬼子发现了李仕亮。
第三个鬼子的实力,比之前两个鬼子更强,李仕亮与他拼了好几个回合,都讨不到便宜,甚至隐隐约约落入下风。眼看形势对自己愈发不利,李仕亮突然把枪往后一撤,接着反手一枪托,迅速砸向了第三个鬼子的脑袋,第三个鬼子见势不妙,慌乱往后一躲。
结果,枪托砸偏了,没有砸到鬼子的脑袋,却砸到了鬼子的脖子处,鬼子疼得受不了,当场跌倒在地。
李仕亮趁机用刺刀捅死了这第三个鬼子。
这次白刃战,八路军消灭了100多名鬼子,顺利打退了鬼子的进攻。但八路军自身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有一个副营长和一个连长,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杀死第三个鬼子后,李仕亮也是陷入了昏迷。
在与第一个鬼子拼杀时,李仕亮的腹部被鬼子划了一道,由于没有包扎就继续投入战斗,他腹部的肠子已经流出一段,因伤势太重,李仕亮这才陷入昏迷。
随即,战友们把李仕亮抬到卫生队,卫生员给他缝了4针,休养了一个多月后,李仕亮的伤才基本痊愈。
在之后的战斗中,李仕亮也是愈战愈勇。
比如1942年3月,在攻打七里店日军据点时,已经升任副连长的李仕亮,亲自带着13名突击队员,趁着夜色发起了偷袭,他连续投了30多颗手榴弹。
这一仗,李仕亮率部歼敌40余人,俘敌7人。
战后,李仕亮升任连长。因战绩太突出,就连刘伯承都听说过李仕亮的名字,并对他赞赏有加。
在八路军太行军区召开的英模大会上,刘伯承亲自赠予李仕亮一面红旗,上面写着“杀敌英雄李仕亮”。
抗战中,李仕亮参加过60多次战斗,多次立功,死在他手里的日伪军,总共超过了100人。
不过李仕亮也是多次负伤,最严重的一次,是一颗迫击炮弹在他身边落下,有一颗弹片钻进了李仕亮的头部,由于身上伤太多,上级就把李仕亮送到了延安接受治疗。但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医生们不敢取出他头部的弹片,这块弹片就一直留在他体内。
受这块弹片影响,李仕亮常常头痛。
建国后,李仕亮被评定为一等残疾军人,一等残疾不用工作,国家养到老的,因为这是对伤残军人最基本的保障。但李仕亮却多次向上级申请把已经评定的一等残疾降为二等甲级残疾,这样方便他工作。
见李仕亮反复申请,组织上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
1960年,李仕亮被调到西安体院担任支部书记。
2016年,李仕亮病逝,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