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女子晚间用餐,点了一碗面。面端上后,女子用筷子搅动,准备食用。突然,汤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状似洗衣粉水泡,女子吓得筷子落地。
店主搓手站在桌旁,汗珠顺着衣领滑落。他朝后厨喊:“老张!看看这是什么!”后厨师傅拿着漏勺跑出,两人盯着冒泡的面,面露难色。邻桌食客拍视频,说道:“这比刷短视频刺激多了!”
网络迅速传播此事。一自称“化学课代表”的网友绘图解释,泡沫似表面活性剂反应,很可能是洗碗精未冲洗干净。有人回应:“怪不得第二碗没泡沫,第一碗可能是洗碗水煮的!”还有人翻出三年前旧闻,某地黑作坊用工业碱泡面增白,泡久会起泡,令人后怕。
次日清晨,市监局人员检查面馆后厨。洗菜池堆满油腻碗碟,面粉袋贴有合格标签,菜籽油检验合格。老板娘擦泪解释:“我家油现榨的,可能是火候大冒泡!”但她自己也不信——哪家热油会冒出洗衣粉般泡沫?
整条街的店主都受影响。卖板面的老李抽烟说:“今午仅三桌客人,吃面先搅五分钟,像淘金似的。”饺子馆老板娘直接贴告示:“本店用矿泉水煮食”,避免牵连。
行家私下说,面条起白沫不全是脏东西。面粉蛋白质遇热水会析出,和面碱水比例不对,或煮面火候过猛,可能产生泡沫。但平时泡沫很少,哪像视频中满碗泡沫?
那碗“泡沫面”被端走时,后厨泼出一盆水,是销毁证据还是正常操作?网友放大截图,说倒掉汤水上漂着油花,可能真是洗碗水。但市监局报告显示合格,此事成谜。
街坊邻居分成两派。年轻人凭报告说面馆无辜,老年人说:“检测合格又怎样?当年三聚氰胺也合格!”还有探店博主用试纸和银针“验毒”,气得老板要报警。
这碗面揭开了餐饮业的隐患。后厨监控成标配,洗菜池碗碟数量受限,厨师需戴白手套——手套可能很久没换。食客自嘲:“以前吃面看味道,现在吃面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