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胡希恕:发热汗出,桂枝汤治之如神! 《伤寒论》说: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

郭淮谈人啊 2025-04-20 16:38:32

名医胡希恕:发热汗出,桂枝汤治之如神! 《伤寒论》说: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胡希恕解释道:这个病最常见了。“脏无他病”,就是指的内脏没有什么特殊的病。就是有这么一种证候,“时发热自汗出”,这个“时”就是定时,定时发热自汗,经久不愈。“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这是由于卫气不和。那“先其时发汗”,用桂枝汤就可以好的。先其时者,它(时发热自汗出)定时嘛,假设说一天的两点钟,下午两点左右,要发热汗出,你在两点钟以前给他吃桂枝汤准好。 胡希恕说:这个我遇到很多,我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厨师,就是这个病,已经二十年了,就是到时候发烧,完了出一身汗,过去以后就像好人一样。他那个时候也研究一点中医,他就给厨师吃这个药(桂枝汤),吃了就好了,回头高兴极了,他说这回可好了。这种病,二十年,时间也太长了,这我头一回听说(患“时发热”这么长时间),但是在临床上(“时发热”)这种情况很多。 胡希恕说:我在农村遇到个老太太,每天四五点钟的时候,必要发烧,然后出汗,出完汗之后,也不发烧了,也不难受了。她是天天的(这样),也是有很长时间了。我给看的这个病,我给她开三剂药,吃了两剂药就好了。这个情况很多。 具体用药方法呢? 不定时发热,早晚吃药。有定时发热的,在发作以前两个小时服药最好,给吃药就可以好的。    某中年男性患者因每日午后三时规律性发热汗出就诊,自述症状持续两年有余。患者体温波动在37.8-38.2℃之间,伴随前额微痛及后背汗出黏腻,发作持续约两小时后自行缓解,多项西医检查未见异常。胡希恕查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缓,结合《伤寒论》条文诊断为卫气不和证,嘱其每日午后一时以桂枝汤原方(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加粳米煎服。患者服药次日发热时间缩短至半小时,第三剂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某高校教师每逢经期前三天出现晨起发热症状,体温38℃左右持续四小时,伴自汗、微恶风,月经过后即恢复正常。西医诊断为经期综合征,治疗未见显效。胡希恕观察到患者虽属血海空虚之时发病,但脉象仍显浮弱,汗出而不畅,断此为营卫失和而非血虚发热。在月经来潮前五日即开始予桂枝汤加当归6g,每日辰时服药。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治疗后,发热发作时间逐次缩短,至第四周期症状完全消失,体现"先其时发汗"治则的灵活运用。 某七岁男童每夜亥时(21-23点)突发高热达39℃,服用退烧药后汗出热退,次日如常,如此反复两月余。家长诉患儿日间精神尚可,唯食欲稍减。中医查其颈项微僵、手足欠温,结合子时阳气初生之机,辨为卫阳不能夜入于阴所致。打破常规给药时间,嘱每日戌时(19-21点)服桂枝汤半剂,另用桂枝3g研末敷脐。三日后发热峰值降至37.8℃,第五日症状全消,后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理旬日巩固疗效。 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规律性寅时(3-5点)潮热汗出,空腹血糖波动较大,西医调整降糖方案未果。医生注意到患者虽有多饮多尿病史,但此刻主要矛盾为寅时卫阳萌动受阻。在维持基础治疗前提下,于丑时(1-3点)给予桂枝汤加葛根12g,既顾护脾胃又助阳气升发。用药五日后寅时症状减轻,两周后血糖曲线趋于平稳,印证"卫气不和"可影响整体气机运转的学术观点。

0 阅读:53
郭淮谈人啊

郭淮谈人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