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长沙河东政通人和,古城四周的城墙坚固,过往生活在长沙古城的百姓免遭敌人入侵,可是这座古城在抗战“文夕大火”被毁了,在长沙大会中战薛岳运用“天炉战法”诱敌深入,最终重创日军,歼敌5.6万余人,成为抗战以来首次大规模胜利,长沙城墙(以天心阁为核心)是薛岳设计的“天炉战法”中“熔炉”部分的物理依托。根据计划,城墙区域被设定为决战地带的核心防御工事 : 天心阁位于长沙城南制高点,城墙高耸且视野开阔,可俯瞰全城及周边战场。守军在此部署重炮和交叉火力点,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 城墙的残垣断壁在“文夕大火”后虽遭破坏,但反而成为天然掩体。例如,李玉堂第10军依托城墙构筑3000多个碉堡和街巷火力网,迫使日军陷入巷战泥潭!
晚清的长沙河东政通人和,古城四周的城墙坚固,过往生活在长沙古城的百姓免遭敌人入侵
远畅谈趣啊
2025-04-20 15:46:21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