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一妇女来北京看庆典,毛主席亲自迎她上天安门,她有何身份?
在51年国庆当天,有个年轻女子穿着朴素,径直向天安门城楼走去,警卫们看到后,对她说:同志你有邀请函吗,这个女子干脆地说:“当然有了,是有人邀请我来的”,正在这时毛主席的声音传来,快让马毛姐上来。
马毛姐出生于安徽无为县,他们家非常贫困,家里以打鱼为生,他家一共有八个孩子,在这动乱的年代,养活这么多孩子可不容易,在马毛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给了别人当童养媳,自此马毛姐的生活变得更加难过。
在婆家他不仅要忍饥挨饿,每天还要受婆婆的虐待,马毛姐也是天天盼着能够跟其他孩子一样有个无忧无虑的生活,随着解放战争的打响,1948年8月,随着家乡的解放,14岁的马毛姐也重新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父母身边。
感受到来之不易的自由,马毛姐更是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激和向往,此时解放军经常在解放区进行动员,马毛姐和哥哥经常参加,听解放军战士讲解共产党政策思想,在听到解放军动员参加渡江突击队时。
马毛姐和哥哥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在渡江战役打响后,她和哥哥按照规定时间,划着渔船与其他三艘船组成了一支渡江突击队。
他们的任务是载着30名解放军战士快速穿过长江,到达长江南岸,但是对岸有着国民党军队的严密防守,渡江开始,对面的子弹就如雨点一样打来。
这次渡江真是冒着枪林弹雨,他们驾驶的小船帆蓬被打烂了,船板被击穿了,但是没有阻碍住马毛姐和哥哥前进的步伐,随着离岸边越来越近,子弹更加密集,稍不留意,马毛姐的手臂也被流弹击中了,血不断涌了出来,马毛姐忍着疼痛,用毛巾随意一包裹伤口,继续稳住船舵。
忙了起来,马毛姐就忘了受伤这回事,她和哥哥来来回回一共载着3批战士渡过了长江,等渡江结束,马毛姐浑身瘫软地躺在船上,她的哥哥这才发现,血水已经把马毛姐的整个上衣都打湿了。
在战后统计,马毛姐是参与渡江突击队的最小的人员,而她英勇的表现也得到军队的嘉奖,被巢湖军分区支前司令部授予一等功臣和支前模范等光荣称号。
在1951年国庆时,马毛姐和其他人一起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接见,此时马毛姐才16岁,毛主席亲切地询问马毛姐上过学没。
马毛姐说家里贫苦,小的时候就当了童养媳,没上过学,毛主席主动邀请马毛姐留在北京上学,但是马毛姐还是舍不得离开重回的家庭,在回去时,毛主席还特地送了不少文具给她,希望她能好好学习,甚至为她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到故乡后,马毛姐没有忘记毛主席的嘱托,她认真学习,后来又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靠着自身努力甚至成为一个东风服装厂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