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张自忠将军殉国,妻子悲痛欲绝地说:张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妇女,也应当有份。7天后,她做了一件让人敬佩的事。
张自忠的妻子叫李慧敏。
17岁那一年,李慧敏嫁给了张自忠。她过门后,辅助丈夫,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有妻子做后盾,张自忠也更加努力学习。
很快,他们的长子出生了。
他们俩的婚事是张母一手操办的,虽说是包办婚姻,却过得幸福美满。
战乱年代,这样的日子却是短暂的。
1917年,张自忠参军。在他升任排长时,二子出生了。
张自忠越来越忙,无暇顾及家中,李慧敏肩上到了担子也越来越重。
但是李慧敏毫无怨言,因为张自忠说过:我定不会负你!
她知道,丈夫肩上,不仅有这个小家,还有祖国这个大家。
192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张自忠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有个像你一样细心的女儿替我陪你。
如果可以,谁不想丈夫陪着自己分忧解难,如果可以,谁愿意自己一个人撑着一个家呢。
张自忠的话,让李慧敏一阵心酸。
李慧敏虽然不是什么知识分子,但是也懂大义,她明白,没国就没家。
张自忠在前线打仗,她就在后面打理好家庭,让他放心杀敌。
李慧敏把自己的大儿子送去黄埔军校受训,希望他也想父亲一样,为国出力。可不幸的是,大儿子感染风寒去世。
这让夫妻俩悲痛欲绝。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一顶“汉奸”的帽子又扣在张自忠的头上 。
卢沟桥事变,张自忠正想和日寇大干一场,可他的上司宋哲元要求他:留下,与敌敷衍,拖延时间。
一时间,老百姓,各大媒体都骂张自忠是“汉奸”。
而李慧敏却始终不相信。
就算全世界都质疑他,她也坚信,张自忠一定是有苦衷的,他一定不会做卖国的事。
次年,张自忠在台儿庄打了胜仗,李慧敏替他高兴的同时,也感到担忧。
她了解丈夫的性格。一个把军人的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
每次打仗,必定在前线,不畏生死,势要洗刷骂名。
果然,不久后,张自明收到哥哥张自忠的一封信: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致死。
1940年,噩耗传来,张自忠殉国。
妻子李慧敏悲痛欲绝地说:张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随后,绝食7天,追随丈夫英魂。
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