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哨兵”导弹项目竟引爆自家工厂?军工复合体这回玩砸了!
美国“哨兵”洲际导弹项目再度陷入困境!4月16日,犹他州沙漠中一声巨响,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火箭制造厂瞬间化为废墟。
说来也巧,这家工厂恰好是“哨兵”导弹发动机的唯一生产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该项目去年刚因预算超支81%而被叫停,如今连生产线都毁于一旦,美军只能眼巴巴地望着50岁高龄的“民兵”-3导弹,心中暗自嘀咕:“所谓的全球霸权,难道就靠这玩意儿撑着?”
美国军工复合体这一连串操作,简直是将“作死”演绎成了连续剧。当初他们吹嘘“哨兵”导弹射程达1.4万公里,足以碾压中俄,结果折腾了五年,连个样弹的影子都没见到,预算却从770亿一路飙升至1400亿美元。
如今工厂一炸,连“画饼”的锅灶都被掀了。更离谱的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一边对爆炸细节遮遮掩掩,声称是“机密”,一边又仗着垄断地位吃定五角大楼——毕竟竞争对手波音早已被它用“断供发动机”的招数逼退出局。这哪里是在搞研发?分明是绑架国家战略在做黑心买卖!
深入剖析这场爆炸,不难发现美国军工体系存在的三大顽疾:
第一,技术空心化。冷战时期,美国能造出土星五号这样的巨型火箭,如今却连个固体火箭发动机都得依赖那家唯一的工厂,一旦工厂出事,立马断供。
第二,成本失控。“哨兵”项目超支的1400亿美元,足够修建三条高铁了。结果钱砸下去,发射井改造时才发现“民兵”-3的老坑根本填不上,得全部重新开挖。这预算制定得,简直跟儿戏一样!
第三,战略短视。美军一边高喊“中俄威胁”,一边却放任军工企业将研发项目拖成“钓鱼工程”。到头来,核威慑没升级,反倒给华尔街送去了一波又一波的分红。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的霸权正被军工复合体反噬。美国军事科技如今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重启项目就像让骨质疏松的人去跑马拉松。“哨兵”导弹的困境不过是冰山一角:F-35战机故障频发、航母电磁弹射系统十年搞不定,就连月球重返计划都得依赖俄罗斯的发动机。
更可怕的是,这些项目早已不是为国家服务,而是成了军工巨头的提款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炸完工厂后,只发了个简短的三行声明,五角大楼却还得继续掏钱。毕竟,“民兵”-3导弹的发射控制台用的还是5英寸软盘呢!
这场闹剧的结局早已注定:美军要么咬牙加钱填坑,要么就让“民兵”-3导弹再服役二十年。但无论怎么选,中俄都不会坐以待毙。俄罗斯的“萨尔马特”导弹已经服役,中国的东风-41导弹具备公路机动发射能力。谁在真刀真枪地搞技术,谁在PPT上造导弹,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