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又想被闪击了!波兰这次是真的惹毛中国,波兰在欧盟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结果中国车企零跑汽车直接关停了波兰蒂黑工厂的T03生产线,原本计划建设的B10车型工厂也搬到西班牙去了。 波兰原本指着这个项目创造几千个工作岗位,现在全成了泡影。波兰、法国和意大利在欧盟会议上举手赞成加税,但德国和匈牙利投了反对票,西班牙选择弃权。
蒂黑市的工厂大门锁了三个月,积灰的流水线像条冻僵的蛇。工人们还记得去年这时候,车间里堆满中国运来的电池包,现在连打包用的塑料膜都被风吹跑了。当初市政府吹嘘的"欧洲新能源心脏",如今成了失业者扎堆的露天咖啡厅。
西班牙萨拉戈萨的工地正热火朝天。宁德时代的吊车把电池模组吊进厂房,零跑的新生产线下个月就要试运行。当地政府乐得合不拢嘴,白捡个50GWh的电池厂,还附赠两千个工作岗位。波兰人只能隔着国境线干瞪眼。
欧盟的会议桌裂成了两半。德国车企老板们喝着啤酒庆祝,中国生产线搬进他们的老厂房;匈牙利总理炫耀新签的电池合作协议。法国意大利嘴上强硬,背地里找中国商量"特供版"关税。最尴尬的是波兰,举着"保护本土产业"的旗号,结果自家产业连根拔起。
零跑汽车的撤资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配套的轮胎厂跟着搬去斯洛伐克,充电桩供应商转投罗马尼亚。蒂黑市税务局的报表显示,光汽车产业链撤退就让地方财政少了四成收入。市长现在天天被小企业主堵办公室门。
波兰消费者成了冤大头。原本1.8万欧的电动车涨到2.4万,用的还是中国电池。经销商偷偷告诉顾客:"要么等半年,要么去德国买"。边境加油站排起长队,不少人宁可开燃油车,也不想当关税战的炮灰。
中国车企的应对比波兰政府聪明多了。零跑T03在德国卖1.89万欧,比波兰加税前还便宜;比亚迪把电池组装进匈牙利产的公交车,照样享受欧盟补贴。这些"变形金刚"式的操作,气得布鲁塞尔官员直拍桌子。
波兰政客还在嘴硬。外交部长说"要坚持原则",经济部长承诺"会有新投资"。可企业登记处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有47家汽车相关企业注销。民间流传着冷笑话:"波兰的工业区,现在最适合拍丧尸片"。
西班牙人倒是实诚。萨拉戈萨工厂的招工广告直接写着:"会中文优先录取"。当地技校开了速成班,教工人认汉字标识的零件。有波兰工人偷渡过来应聘,面试时苦笑:"我在蒂黑厂干了五年,没想到最后要来西班牙组装中国车"。
欧盟的关税大棒砸了自己脚。中国电动车改走"零件出口+当地组装"模式,关税从37.6%暴跌到4.2%。荷兰港口堆满贴着"汽车配件"标签的集装箱,海关人员睁只眼闭只眼,谁跟就业率过不去呢?
波兰农民也加入了抗议队伍。他们发现中国买的牛奶少了,因为奶罐车以前都运给汽车厂食堂。有养牛大户把鲜奶泼在政府大楼前,横幅上写着:"我们要工作,不要政治游戏!"
德国的汽车城反而焕发第二春。老牌车企把空置厂房租给中国新势力,技工每天多领50欧元"中文津贴"。大众工程师私下说:"中国人给的图纸,比我们总部还先进三年"。
匈牙利的崛起最扎眼。总统欧尔班晒出合影,背后是宁德时代新建的超级工厂,占地面积顶十个足球场。波兰媒体酸溜溜地评论:"东方快车改道了,我们连车站都没留住"。
这场闹剧最魔幻的结局来了。法国雷诺开始采购零跑T03,换标成"欧洲制造"在波兰销售。波兰人花更多钱买的"国产车",拆开外壳全是中文零件。有技师在论坛吐槽:"我这算爱国还是当冤种?"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二十年前波兰靠承接西欧淘汰产业起家,如今同样的剧本换成中国当主角。不同的是,这次产业转移的速度比手机更新换代还快,慢半拍的国家连汤都喝不上。
蒂黑市的教训给全世界上了堂课:全球化不是请客吃饭,选错边站错队要付真金白银。当大国掰手腕时,小国最好的生存之道,或许是别急着当出头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