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一手,打破了美元编织的壁垒。 越南不显山,不露水,悄悄和我们进行了一项重要交易。 中越两国在2025年4月14日签署的跨境二维码支付协议,表面看只是支付方式的技术升级,实际上却是一记直击美元霸权的重拳。 越南街头成捆的人民币现钞开始被手机里的数字取代,这种转变背后藏着两国长达数年的布局。 早在2024年8月,中越央行就签了本币结算谅解备忘录,当时越南对华贸易逆差已超200亿美元,每次用美元结算都要被扒层皮。 举个具体例子:越南出口商卖1亿美元橡胶给中国,先要换成美元再换回越南盾,汇率波动可能吃掉上百万利润。现在直接用越南盾和人民币扫码支付,相当于在自家菜市场买菜,连零钱都不用找。 这次合作的技术核心是区块链支撑的mBridge系统,扫码支付的资金到账时间从原来的2天缩短到3秒,手续费从每笔3美元降到1.5美元。 越南外贸银行的数据显示,协议生效首日就有2.3万笔跨境交易,其中90%是中越边民互市——广西东兴的商贩用云闪付扫越南小贩的VietQR,买榴莲就像在楼下便利店买矿泉水。这种便利直接冲击了美元在东南亚的根基,毕竟越南60%的边境贸易曾依赖现金美元。 更深层的算计藏在越南的经济结构里。越南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三星在越南的工厂每年要进口价值80亿美元的中国零部件。以前用美元结算,光是汇兑损失就占成本的1.5%。 现在通过工商银行的直参行系统,越南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支付,省下的钱够建3个5G基站。这种实惠让越南宁可顶着美国压力也要推进合作——毕竟美国给越南的半导体补贴还没到账,中国省下的汇率成本已经落袋为安。 协议还暴露了美元的致命弱点。当越南商家发现用人民币扫码能避免被SWIFT系统监控,还能绕开美国的次级制裁,立刻有1200家越南出口企业申请开通银联商户服务。 越南咖啡出口商陈文雄算过账:以前每笔美元转账要被美国银行扣15美元反洗钱审查费,现在扫码支付省下的钱够他多雇两个工人。这种微观层面的实惠,比任何宏观政策都更能推动"去美元化"。 中越这步棋还埋着更大的局。协议规定越南外贸银行作为首批结算行,这意味着越南盾可以直接兑换人民币,跳过美元中间价。 2025年3月的数据显示,越南盾-人民币直接交易量环比暴涨300%,而越南盾-美元交易量下降40%。这种此消彼长直接动摇了美元在东南亚的锚定地位——就像拔掉了美元大厦的一块承重砖。 美国现在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施压越南放弃协议,可能把越南彻底推向中国;如果放任不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会迅速跟进。这 种困境恰恰体现了中国策略的高明——用菜市场级的支付创新,撬动地缘政治的天平。当越南渔民都能用手机扫码买中国柴油时,美元构筑的金融高墙自然不攻自破。
越南的小黎嫁到中国后,身边的人常常问她:“你们越南人是不是不喜欢中国人呀?”她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