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赶工写一个方案,客户催了又催,让我每过一个小时把写好的部分发过去,他们让另一家也正写方案的乙方把两个方案合一起。后来发现赶不上当天去向大领导汇报了,就不催了。
我晚上把方案写完,看了一遍,没什么错漏,发给客户。客户要做一场宋朝风格的大活动,在西安这个唐风荡漾的地方,做宋风,总有些别扭,像从白色羊群里闯出来一只黑羊。
但乙方是能随意变形的,写就写呗,为了接地气,我查了查宋朝的大人物都有几位在陕西活动过,苏轼首当其冲,他出来做官,第一任官职就是陕西凤翔判官,他之前与父兄去汴京考试,曾路过长安,但这座城市在宋朝灰头土脸,远没有杭州动人。
范仲淹在陕西的事迹更多,为了抵御西夏入侵,他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要活动在陕北战斗一线。范仲淹的才能要比他的上司夏竦与同僚韩琦高得多,西夏人打败了宋军,嘲讽两个败军之将说,韩琦未足奇,夏竦何曾耸。对范仲淹则有所忌惮,因为范仲淹这个人很稳重,不贪功冒进,但也不怕事,如果有一个更有眼界的皇帝替代宋仁宗,做他的领导,他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陕西戍边作战期间,范仲淹感受到边塞之苦,军民之哀,写下了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除了岳阳楼记,他这首词我记得最熟。庆历六年,他被贬到河南邓州,应滕子京之请写出了岳阳楼记,写这篇文的一年前,他经历了庆历新政的失败,写这篇文的两年前,他还在陕西抵御西夏入侵,正是怀揣着战斗过热血过失败过又不馁不弃的心态,他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出生于长安,嘉祐二年中进士,与苏轼是同年。他年轻时曾去陕北拜访范仲淹,想投军效命,面对侃侃而谈的张载,范仲淹很厚道,不嘲笑他书生键政,只是劝他好好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学者。
张载听进去了,他成为一代儒学大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干脆辞官回乡,创办横渠书院,收徒讲学,著书立说,他创办的关学后来没落,但他的横渠四言却发聩千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后说说种世衡,他与他的后代被称为种家将,驻扎在陕甘一带,常年与西夏作战。在北宋,种家将要比杨家将更有名气。种世衡智勇双全,曾在范仲淹麾下效命,他的八个儿子里,以种谔成就最大;种家第三代最有名的是种师道与种师中兄弟俩,种师道曾拜在横渠张载名下读书,他70多岁时,成了靖康之耻前北宋最能倚仗的将军。
水浒传中,好汉们走投无路,动辄就叫喊要去投奔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种谔。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大师,当时则在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麾下效力。但不管老种小种,他们的战绩,其实乏善可陈,这也怪不得他们,宋朝赵家那个怂样,给个岳飞都能糟蹋,一堆垃圾人。
以上讲的这些人,如果对他们的感兴趣,推荐读网文宰执天下,宋朝穿越文我私以为排名第一,我的宋朝知识一多半都从这里听来。
至于那个宋朝主题的方案,晚上发给客户后,过了一会儿,客户问,这个做下来会很贵吧,我们预算不够,要不,换个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