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拉进一个房间,指着一个放满钱的立柜: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 1952年,89岁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做了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他不知哪来的劲头,一把将25岁的评剧名伶新凤霞拉进房间,指着一个塞满钱的立柜说:“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和一个正当红的年轻戏子,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 要聊这事儿,先得说说这俩人的来头。齐白石,186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能给人放牛。后来靠着自学木匠活儿和画画,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到1952年,他已经是国画界的泰斗级人物,尤其擅长画花鸟虫鱼,那虾、那蟹,活灵活现,搁现在都能卖出天价。他这辈子经历过清朝、民国、新中国,活得够长,见得也多,性格耿直又有点倔。 新凤霞呢,1927年出生,比齐白石小了整整63岁。她是天津人,从小苦命,家里穷,6岁就被卖到戏班学戏。凭着一副好嗓子和不服输的劲儿,她成了评剧界的红人,还创出了“新派唱腔”,那会儿25岁正是她事业的巅峰。俩人一个是画坛老前辈,一个是戏台新星,按理说八竿子打不着,可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他们认识是因为1952年秋天的一次文艺聚会。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年,文化圈里常组织这种活动,齐白石和新凤霞都在北京,碰上了也不奇怪。聚会上,新凤霞唱了一段戏,嗓音清亮,台风稳健,齐白石听完挺喜欢,就多聊了几句。这次见面没啥特别,但第二天的事儿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聚会后的第二天,新凤霞想着拜访一下齐白石,毕竟他是大前辈,年轻后生去请教请教也正常。她到了齐白石家,老头子挺客气,聊着聊着突然就拉着她往屋里走。到了一个房间,齐白石打开一个立柜,里面全是现钞,塞得满满当当。他指着柜子对新凤霞说:“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新凤霞当时就懵了,一个89岁的老人家,咋会干出这么出格的事儿?她没拿钱,而是笑着谢绝了,说自己不缺钱,唱戏够养活自己。 这柜子里的钱可不是小数目。齐白石晚年画作卖得贵,攒了不少家底,加上他为人节俭,钱都堆在家里。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经济还不稳定,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块,这柜子里的钱估计得好几万,够吓人的。新凤霞没拿,也看出她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她后来回忆,说齐白石那举动像是试探,又像是开玩笑,但具体啥意思,她也猜不透。 这事儿没完。齐白石对新凤霞挺欣赏,之后收她做了关门弟子,教她画画。新凤霞本来是唱戏的,画画完全外行,但她聪明好学,跟着齐白石学了不少。她画的花鸟虽然不如师父那么炉火纯青,但也透着股灵气。后来她在评剧之外,还真靠画画留下了点名声。 齐白石1957年去世,享年93岁,临走前把不少画留给了新凤霞,师徒情谊挺深。新凤霞呢,之后继续唱戏,事业红火,可惜特殊时期时受了不少罪,嗓子坏了,腿也瘸了。晚年她靠写回忆录和画画度日,1998年去世。这段往事后来传开了,有人说是齐白石看中新凤霞的才华,有人觉得他年纪大了做事随性,还有人猜他可能是想帮这个苦出身的丫头一把。 这故事搁现在看,挺耐人寻味。齐白石那把年纪,干嘛要搞这么一出?是真想给钱,还是想试试新凤霞的为人? 那时候刚解放,国家百废待兴,文化圈里的人既有旧社会的习气,也有新社会的热情。齐白石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世态炎凉,可能对新凤霞这种有才又实在的年轻人有好感。新凤霞呢,从小吃过苦,懂得珍惜机会,碰上这么个大咖愿意教她,她肯定不会错过。这段缘分,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俩人性格和经历的碰撞。
nueisuu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