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历史知识文物【宜子孙出廓玉璧】“宜尔子孙承承兮”,来看汉代人如何给后

丝佩说历史 2025-04-17 11:56:20

小猿看文物历史知识文物

【宜子孙出廓玉璧】“宜尔子孙承承兮”,来看汉代人如何给后代送祝福~[锦鲤附体][锦鲤附体]

年代:东汉

尺寸:高9、直径7、厚0.4厘米

出土地:1984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

馆藏:扬州博物馆

子孙繁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观念,是人类追求和渴望自身繁衍生息、世代永续的一种表达。汉代人将子孙繁昌观念融于器,表达在日常生活中,铜镜、瓦当、铜洗、织锦和玉璧上均可见“长宜子孙”“子孙蕃昌”“千秋万岁宜子孙”等文字。扬州博物馆便藏有一件精致的带此吉语的玉璧——宜子孙出廓玉璧。

玉璧,是指基本形制为带圆孔,且孔小于等于边宽的环形片状玉器。出廓璧,就是边缘另附透雕装饰的玉璧,相较于普通的圆孔环形玉璧,它们需要的雕琢技艺更高超,造型更为精致美观。

宜子孙出廓璧,和阗青白玉质,双面镂雕,出廓部分镂雕一凤鸟,凤鸟腹下雕一“宜”字,玉璧表面镂雕两只相对的螭虎,螭虎之间有篆体铭文“子”“孙”二字,整体造型小巧玲珑,“宜子孙”三字巧妙嵌入其中,纹饰流畅生动。

汉代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得子孙繁昌观进一步增强,“宜子孙”在当时已是社会普遍的习用语,成为一种共同愿望。

参考文献:

1.白云翔.汉代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之考古学管窥[J].江汉考古,2022,(06):94-103.

2.卢兆荫.玲珑剔透玉宝璧——汉玉漫谈.玉振金声——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第29-33页。

3.扬州博物馆,天长市博物馆.汉广陵国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图片及来源:

图一:扬州博物馆藏 宜子孙出廓玉璧 | 图片分别来源于扬州博物馆官网

图二: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东汉宜子孙出廓玉璧 | 图片来源于黄诚《吉庆祥瑞的东汉吉语璧》图三: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藏 东汉宜子孙日益昌出廓玉璧 | 图片来源于黄诚《吉庆祥瑞的东汉吉语璧》

文 | 观察猿小绿

0 阅读:1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