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为“第二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不信,你来瞧

苏霍姆林斯基 2025-04-17 08:13:28

不愧为“第二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不信,你来瞧瞧: 1.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众多毕业生选择进入中央及各地省委组织部、国家税务总局、外交部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网友提供的图表中可以看到,中央及各地省委组织部签约人数高达593人,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签约人数TOP20中居首位,充分体现了人大毕业生在体制内单位的受欢迎程度。 2. 央国企: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中信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国、央企也是人大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图表中显示,这些企业签约人数较多,如中国建设银行签约人数达127人,人大毕业生在金融、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国有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头部IT企业:部分毕业生进入美团、阿里巴巴、快手、华为、字节跳动等头部IT企业。如美团签约人数42人,阿里巴巴签约人数39人。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人大毕业生也在积极投身这一领域,要知道人大的计算机和统计学都是非常有实力的。 原因其实也不难分析,不在乎: 1. 学科专业优势:人大的学科优势明显,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力强劲,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学科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金融、企业等领域的需求高度契合,使得人大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学校声誉和影响力:人大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其品牌效应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用人单位对人大毕业生的认可度较高。 3. 个人职业规划和兴趣:在高考填报人大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早就想好了职业规划。他们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会充分考虑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一些学生对公共事务管理、政策研究等方面感兴趣,会倾向于选择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金融、经济领域有热情的学生则会选择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或相关企业;而对互联网行业充满兴趣的学生则会投身到头部IT企业,追求个人的职业发展。 简而言之,牛!往前冲就是了。

0 阅读:36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