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六地下海洋可能有生命,但数量不多,仅相当一只猫】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卫星,也是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它被液态甲烷河流湖泊、冰冷巨石和烟尘状沙丘覆盖,同时引发人们猜想朦胧大气层下是否可能潜伏着外星生命形式。最近,一篇新研究指出土卫六地下海洋 480 公里深处可能存在食用有机物质的简单生命形式,但数量不多。
泰坦星是全太阳系最像地球的世界之一,这颗几乎与水星一样大的卫星不断引起科学家兴趣,它的浓密大气层主要由氮气组成,湖泊河流由甲烷组成,卡西尼-惠更斯号任务揭示该星球表面存在山脉、沙丘、碳氢化合物海洋等景观,甚至表明冰壳下方可能存在地下液态水海洋,使土卫六成为寻找潜在外星栖息地的主要目标。
但就像蛋不一定能孵出小鸡,有机化合物也不代表一定能形成生命,为探讨泰坦星微生物生命存在可能性,由亚利桑那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 Antonin Affholder、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Peter Higgins 共同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进行建模评估,调查透过将有机化合物转为能量、无需氧气的最原始有机体数量可能多少。
研究指出,最可能参与发酵的有机化合物是已在泰坦表面发现的甘胺酸(Glycine),团队想确认这种胺基酸能否进入生存机率最大的地下液体海洋,但分析表明,进入地下海洋的甘胺酸含量仅能维持 7.5 公斤总生物量;换句话说,泰坦海洋深处有机会出现微观生命,但总量跟一只肥猫差不多而已。
尽管有机分子丰富,但并非所有物质都能用于维生,模拟显示仅少部分有机材料能支持泰坦微生物,这也代表未来的泰坦探索任务将面临极低生命检测率。
新论文发表在《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