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2025年,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宣布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地。 这个交易刚一曝光,中国官方媒体《大公报》连续四次发文警告,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从“莫天真、勿糊涂”到“站在什么立场、站在哪一边”,甚至直接质问交易是否“配合美国遏华战略”。 可李嘉诚似乎铁了心要和资本的理性较劲,直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才不得不暂缓签约。 这哪是普通的商业买卖?巴拿马运河每年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22.7%的货物经此通行。 李嘉诚把这些港口卖给贝莱德,就相当于把中国外贸的“咽喉要道”交到了美国手里。 更可怕的是,贝莱德作为管理10万亿美元资产的巨头,背后站着美国政府的影子——交易谈判期间,贝莱德CEO芬克三次密会白宫,协议条款里甚至包含智能码头系统的数据移交,这分明是一场披着商业外衣的政治交易。 可李嘉诚为什么非要往火坑里跳?这得从他过去十年的“逃跑式投资”说起。 自2013年起,他陆续抛售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核心资产,套现超4000亿港元,转身把钱砸向英国的电网、天然气、水务等民生领域,甚至一度控制英国30%的电力市场和25%的天然气市场。 他的算盘打得很响:英国法律完善、市场稳定,公用事业现金流又稳,简直是完美的“避险天堂”。 可他万万没想到,脱欧后的英国经济一蹶不振,英镑暴跌让他的资产缩水近千亿港元,俄乌冲突又让能源价格过山车,他的电力公司利润忽高忽低,连英国人都开始抱怨“李嘉诚把我们的民生当提款机”。 更讽刺的是,当他在英国焦头烂额时,中国市场早已换了人间。2025年的中国正加速推进“内循环”战略,传统基建投资不再是香饽饽,高科技、新能源才是政策扶持的重点。 李嘉诚当年抛售的上海、北京地产项目,如今早已被国资接手,而他心心念念的港口资产,也被中远海运等国企纳入囊中。他曾不屑一顾的“政策红利”,现在却成了其他企业的摇钱树。 美国那边的态度同样让人寒心。原本以为把港口卖给贝莱德能换来政治庇护,可特朗普政府翻脸比翻书还快。 交易曝光后,美国国会突然跳出来质疑“国家安全风险”,要求审查贝莱德的股权结构,甚至有议员提出要修改《巴拿马运河中立条约》。 那些曾信誓旦旦支持交易的美国政客,此刻却集体装聋作哑。李嘉诚这才明白,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资本永远只是棋子,哪有资格和棋手讨价还价? 李嘉诚的困境,给所有跨国资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脱钩断链”的时代,关键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大国角力的筹码。 当中国加速推进“智慧港口2.0”标准,当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封锁技术出口,任何试图在政治夹缝中投机的资本,最终都将被时代的车轮碾碎。 李嘉诚不是第一个牺牲品,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他的故事,是全球化退潮期的一声叹息,更是对所有资本玩家的警示:在国家利益面前,再精明的商人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中国不再生产出口美国的玩具,这一招太狠了,对美国文化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或
【2评论】【3点赞】
雨前龙井
虽然,但是。这货是加拿大国籍的吧
随心所欲
第一,人家可是早就是英国贵族,第二,人家身价万亿,世界知明富豪。世界除了苏系外,可以选择欧美加新日韩。只要肯入籍。绝对会大新闻,会给这国在国际上带来声誉。小丑,支付宝,东航等,你分到一分钱了吗?这么卖力
空间
汉奸
简单幸福
我来主持一下:本来国家想140亿拿40股份,李子临时加150 亿,国家队撤退,李200多亿100股份全部买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