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被推翻后,孙中山想把“大清门”的牌匾改刻“中华门”,然而工匠把牌匾拆下之后,一看背面全都傻眼了!孙中山得知后却笑道:晚到了一步。 北京的天安门,曾名承天门。 这座门直至清朝顺治八年被正式更名为天安门,此后它作为皇帝颁布诏令的场所。 天安门附近的大明门位于承天门和正阳门之间。 原名大明门的这扇城门,在永乐年间首次以国号命名。 而在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嘉靖皇帝的登基也是通过这扇门。 然而,1644年,随着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并推翻明朝,他试图将大明门更名为大顺门。 未及其事,清朝建立,大明门被更名为大清门,并加入了满文。 清军攻破北京后,立刻将大明门的牌匾摘下,反转牌匾将其改名为“大清门”。 明朝大学士解缙曾在大明门落成之际撰写对联。 传说中,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后的冲突,部分就是因为大清门而起。 皇后的一句话触怒了慈禧太后。 到了1912年,孙中山计划将大清门更名为中华门。 然而,就在准备更换牌匾时,孙中山发现原来清朝的统治者并未制作新的牌匾,而是直接使用了翻转后的明朝牌匾。 孙中山决定制作新的木质牌匾,正式命名为中华门。 新牌匾在民国第一个国庆节正式悬挂于中华门上,首次横着悬挂,而到了1915年则改为竖直悬挂。 最终,这块历经几代的牌匾被保存在首都博物馆。 1952年,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进行了扩建,而那时的中华门也被拆除。 然而,1958年,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中华门及其两侧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 1976年11月24日,中华门原址开始兴建毛主席纪念堂,次年9月9日,也就是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纪念堂正式落成。 1885年,清朝决定根据西方模式重新编练新军,袁世凯被召回国内,负责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这支新军后来演变为北洋军。 作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他掌握了实权。 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因支持慈禧太后而迅速升迁,成为朝中重臣。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兼任内阁总理大臣。 晚清时期,中国政治主要势力可分为革命派、改良派和顽固派。 革命派以孙中山、黄兴为首; 改良派则分为温和与激进两派。 1900年的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采纳洋务派意见,废除科举、推广新学、兴建铁路。 袁世凯的北洋新政尤建立了中国前两条自主设计的铁路。 孙中山多次尝试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孙的策略主要依赖于地方起义,直到武昌起义的爆发,才真正触发了辛亥革命。 然而,孙中山的不在场导致革命党内部缺乏统一领导。 此外,革命军的资金短缺迫使孙中山寻求外债。 在北方,袁世凯运用恫吓和联合的策略,先是在北方稳定局势,然后与南方不同派系进行谈判和斗争。 一战前的国际政治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领导人来维持东亚的稳定,而袁世凯成为了国内外公认的中央权力象征。 袁世凯在1912利用自己掌握的军事力量,说服清朝皇室宣布退位。 此举也为他个人积累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他窃取了孙中山的革命果实。 1915年,他试图复辟帝制,自立为皇帝。 最终,在各方面压力下,他被迫宣布放弃帝位。 在袁世凯的统治期间,他还签订了“二十一条”等对外屈辱的协议。 作为孙中山的直系后人,孙科在1949年后不久离开了大陆。 1965年,孙科在多位故旧的帮助下回到台湾,担任了总统府资政和考试院长等职。 孙科的子女中,孙治平和孙治强是他与卢慕贞所生的两位儿子。 孙治平在返台后曾担任国民党中评委和台湾电视公司董事长,而孙治强的职业生涯则相对平淡。 孙科的女儿孙穗芳致力于推广孙中山的思想,在全球演讲数百次,还撰写了《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一书。 尽管孙中山被视为国民党的灵魂,但孙家的政治影响力远不及蒋家。 孙科的儿子孙治强曾回台湾,但在政治上未获重用,仅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担任顾问。 孙家第四代与第五代大多在美国加州定居。 台湾政治中的“去中国化”运动影响了孙中山的形象。 陈水扁政府推动去中国化政策,甚至在教材中将孙中山归类为“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 然而,这一政策遭到了广泛的社会反对,许多台湾民众继续尊崇孙中山为“国父”。
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上广泛流行一种说法:毛泽东创建了新中国,周恩来维系
【2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