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某地几位骑行爱好者在市区骑行突遭路边车辆“开门杀”的视频广为流传,我们在替受伤的骑友担忧,为单车损毁感到可惜的同时,是否也会考虑这起事故究竟是谁的错,谁的责任呢? 相信大家时常能从网上看到相关“开门杀”造成行人受伤甚至死亡的报道,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之所以屡屡发生说明还是未能引起民众的重视。如果要划分责任的话,无疑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大家可能觉得驾乘人员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就本文开头提到的这起事故,我倒觉得骑手自身也并非一点错都没有。尽管我也是一名骑友,但平心而论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问问自己有没有错?只有理性客观看待问题才更有利于自己今后不会再犯错,也让其他骑友引以为戒,从中汲取教训。 有人说国内很多地方城市的街道是不适合骑行的,除非机动车道不够完善之外,骑手以及市民、机动车驾驶员的个人素质,尤其是安全意识、习惯还都需要加强。大家肯定知道很多司机在驾驶期间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诸如看手机,接听或拨打电话、听音乐、吃东西等,很多时候他们还会随意变道,且转弯时不打转向灯。而行人(也包括我们这些骑友)也普遍存在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在机动车道上骑车,抢行等行为。而所有这些事故的发生也都是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结果,并非单纯只是一方的错误。 诚然,很多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建设和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该起事故大致是因为机动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驾乘人员开车门未仔细观察确认是否安全,造成刚好路过此地的几个骑友前面几人或与车门相撞,或互相之间碰撞倒地,骑手受伤单车损毁的事故。驾乘人员固然有错在先,但骑手在这种相对复杂的环境里骑车还这么快的速度,也并未自觉与停放车辆保持合理的距离,这也是促成此次意外的重要因素。 生活中相关“开门杀”的案例不胜枚举,此次事故自然也非个例。其实这种情况完全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驾乘人员在开门前应该认真观察,确认安全再打开车门。骑手在市区骑车时也应该把车速控制在安全范围,路过路边停放的车辆时,尽可能与其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并减速慢行,切不可只顾低头猛蹬。 能有时间参加骑行无疑是一种很幸福的事,我们骑行的初心有谁不是为了获得健康和快乐 呢?而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先要保证安全,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安全交由他人赏赐,我们的安全更应自己主宰。
最近一则某地几位骑行爱好者在市区骑行突遭路边车辆“开门杀”的视频广为流传,我们在
子轩看情好的很
2025-04-15 22:57:10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