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从1258年秋天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只用4个月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四川,并且于

青史如烟啊 2025-04-14 10:41:58

蒙哥从1258年秋天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只用4个月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四川,并且于1258年年底攻到钓鱼城下。然而他却在这里盘桓了七八个月时间,直到1259年7月战死在钓鱼城下,他也成为蒙古帝国唯一战死沙场的大汗。那么蒙哥为什么要死磕钓鱼城,直到把自己给耗死呢? 就地理位置来说,钓鱼城当然十分重要,毕竟它位于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江汇合之处,是蒙古军水路南下的要津。但是,也并不是非拿下来不可,只需要在这里驻扎一支军队,防住钓鱼城的守军,蒙哥就可以率军继续前行。再说了,就算走水路,蒙古军还可以顺岷江和沱江而下进入长江,这样就绕过钓鱼城,直抵重庆。显然,要拿下四川,钓鱼城并非绕不过去的存在。那么蒙哥为什么一定要死磕呢? 普鲁士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话用在钓鱼城之战上,非常正确。虽说钓鱼城就其战略地位来说并非生死攸关,但这是当时的四川首府重庆长期经营的一道重要屏障。一旦蒙古军突破了这道屏障,重庆将直接暴露在蒙古军的铁蹄之下,这对重庆的震慑力是非常大的,这就是一种政治信号。一旦重庆扛不住被压垮被迫投降,蒙古就可以宣布四川全境拿下了。 除了对四川的政治意义重大以外,对于蒙古的政治意义也是重大的。蒙哥是通过夺取窝阔台家族的汗位上台的,但是他当大汗还没有十年时间,又面临着忽必烈的夺权。忽必烈在经略汉地的时候干得风生水起,以至于汉地之的人,都以为忽必烈才是蒙古的大汗,根本不知道蒙哥是谁。蒙哥非常生气,因此他通过查账的办法,打击了忽必烈的部下,想卸掉忽必烈的左膀右臂。然而越是打击,忽必烈获得的支持率越高。因此,蒙哥要夺回他在蒙古帝国,在汉地的话语权,就必须通过打仗,在战场上重塑自己的形象。 蒙哥发起的三路进攻,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荆襄战场。想从四川战场往东拿下江南,历史上就没有成功过。蒙哥为何亲自领兵打四川战场,就是因为前期战事,蒙古人在这里胜率偏高。也是因为蒙哥也想通过胜利,提高自己威望。所以他不能接受失败,无论如何要把钓鱼城拿下来。 可惜他遇到了硬茬,这使得他颇为不服,他也不相信长夜将至。只是豪气敌不过实力。蒙哥最终战死在钓鱼城下。 而蒙哥战死后,战争立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宋蒙战争、蒙古西征之战,变成了蒙古国内争夺汗位的内战。这也再一次证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是正确的。

0 阅读:69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