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方面,也不是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在湖州被朱元璋夺取之后,张士诚也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派兵去救湖州。这一次,带队的主将,是张士诚的手下猛将之一的张士信,也算是张士诚的亲信之一了。 对于张士信亲自领兵前来,虽然是名声很厉害的徐达,也不敢小视张士信。于是,为了对付张士信,徐达采取了智攻为上的策略,避免与张士信真正的正面开战。由此也可以看出,张士信的作战能力,多么的让徐达畏惧。 当然了,不管徐达畏惧不畏惧,总之在智战这件事上,徐达是略胜一筹的,张士信虽然作战勇猛,还是落入了徐达的圈套。于是,在作战当中,张士信由于马失前蹄,被徐达活捉了。 被捉之后,对于徐达而言,自然想要羞辱一番张士信。毕竟,张士信就算之前再怎么厉害,现在也成为了阶下之囚。但是,本来想要羞辱张士信的徐达,却被张士信的一番话,说的是恼羞成怒。徐达为什么会恼羞成怒呢?对此,在书中第五十二回《潘原明献策来降》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徐达看了士信说:“你弟兄何不早降?自遭其祸。”士信回说:“昔日原与你为唇齿之邦,今日你等来取湖州,是你等先解好成仇。皇天不佑,将我堕马,岂真汝等之力乎?”徐达大怒,命把士信枭首。 从张士信的这番话当中,咱们不难看出,原本朱元璋与张士信相当于比邻而居,同样是属于农民起义军,他们共同的敌人,应该是元朝的统治者才对。所以,张士信表示,“昔日原与你为唇齿之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后来的朱元璋,却在元朝还没有被消灭的情况之下,却先铲除了陈友谅,而后又对张士诚痛下杀手。如此一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等于是在帮助元朝的统治者,来铲除南部的起义军势力。 所以,张士信认为,是朱元璋“先解好成仇”,是不仁不义的表现。可以说,张士信的这番话,直接说出了朱元璋的本质,那就是没本事对付元朝的统治者,反而奉行窝里斗。所以,作为朱元璋的紧密跟随者,徐达不禁恼羞成怒,也不与张士信多做辩解,直接就将张士信枭首。 不过,正是徐达的这番举动,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朱元璋当时的本质。朱元璋虽然是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军的一支力量,但是从始至终,基本上都不与元朝的军队进行正面交锋,反而是积极的铲除自己身边出现的,别的起义军的力量。而张士信敢于直接说出事实的本质,或许就是他直接被杀的原因之一吧!
张士信的话为何让徐达恼羞成怒?因为他说出了朱元璋的本质!
虫子天下
2025-04-09 17:52:43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