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古迹‖探秘丹阳倪家宰相墓石刻
问道去访古
2025-04-02 16:13:33
在江苏丹阳胡桥的一处村庄的竹林之中有三件古代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千百年守护着的主人是谁,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日前,接到网友反映,说在丹阳一处小村里有一些古代石刻,很像是古墓前的石像生。当即前往实地探访,几经周折,终于在村中找到了石刻。石刻位于村子东南部,周围地势较高,零散分布着几户人家和一些竹林、树木等。
在村民指引下,我在竹林里发现了石马。石马雕工不算很精细,下部陷入泥土里,除嘴巴和尾巴略有残损外,整体保存较好。在石马南边竹林外侧,又找到了两件石刻,从形状来看,一件是石羊,另一件是石人。石羊呈跪伏状,头部已失。石人则残损得更厉害,仅剩下半部一小段。
村民说“这个村子叫倪家村,因村中人大多姓倪而得名,石刻附近就是原来的倪氏祠堂所在。早年,此处有多件石刻,大多保存较好,后在破四旧中被毁,仅存这三件。”
关于石刻的主人,因为没有文保碑,所以只能在资料中查找。查阅众多资料后,在“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中找到了这处石刻的记载“倪家宰相墓位于丹阳市埤城镇胡桥倪家村东南角,地处低丘岗地,墓准确位置不清。地面有石羊一件,石人一件,头部已残缺,石兽一件,头部已残。 地表遗存三件石雕来看,基主人应为明代高等级官员,该墓葬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据以上资料,似乎墓主为一位明代宰相。宰相又称丞相,为古时辅佐皇帝的重要职位,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地位。但明代自李善长和胡惟庸之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后来实行的是内阁制度。
李善长和胡惟庸均是因罪被杀,不可能有大墓,更不可能埋在丹阳。明代中后期,原本作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逐渐掌握了政务的主导权,内阁首辅的权力相比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更是权势滔天。因此,民间也把进入内阁的官员,视为宰相。
《明会典》规定,明代只有二品及以上官员墓前方可使用石人,在当时礼制森严的社会中,逾制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根据倪家村明墓有石人这一情况,墓主当为明代二品以上官员(含封增),而二品以上也与明代内阁官员这一身份吻合。
因此,初步推测丹阳倪家村石刻的墓主是一位明代高级官员,甚至有可能是内阁官员,但具体是谁,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考证。
※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问道带你探访小众文史古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