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展|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8090s

花半开之人 2025-04-01 15:57:33
展览时间:3.30-6.15.2025 展览地点:泰康美术馆 -北京 这次展览的40件作品都创作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来自泰康的藏品,涵盖了很多当代重要的中国艺术家的早年作品,比如张晓刚、刘小东、王兴伟、蔡国强、刘野、马六明、曾梵志……还有更早一代的艺术家,如靳尚谊、周春芽、何多苓 ,有些作品……久违了。 让我感兴趣的有三点 很喜欢看80s90s人们的眼神,内心的自然流露,里面有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可以很直接地感受那个逝去的年代。发型、服装、道具、气质,透着一股浓浓的80s90s的味道。 张晓刚的《全家福》,一张放在玻璃板底下泛黄的黑白合影,带着那时代刻板的表情和姿态,人物略有斗鸡眼,使画面看来滑稽,还有点诡异荒诞。荒诞,当代艺术的一个关键词吧。 因为技术手段不发达,那时候艺术家多数还是通过画册、书籍、个别的展览,模仿学习西方艺术,借鉴、引用、回应一些经典之作,在和国际“不完全接轨”中,呈现出了一些略显稚嫩但很真诚的作品,努力营造自己独立的风格,那些绘画语言、概念可能已经是过去时了,回过头来看,还是让人五味杂陈。 谁能想到画得很抽象的曾梵志在刚毕业时还画过那么写实的油画?王兴伟曾经也对安德鲁·怀斯的1948年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致敬,今天的他已经从那里走了很远的路了。 虽然新媒体艺术,好像从2000年以后越来越流行,但还是喜欢最初的美好,没有复杂的概念、隐喻、创作手段,80s90s的作品主要形式还是绘画,比起技术,绘画🎨仍旧是离观众最近的艺术。当然,不知道伴随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是否同意。 一去四十年,梦醒,换了天地。致敬曾经的天真、浪漫、激情、认真…… 📌展览特别展出了罗丹《思想者》小模型与亚当 •斯密旧藏的首版《国富论》 🔖特别体验 🌟密室看画:仅容5人,看一张画,不许带手机,只能在暗室中认真看画、听讲解。很不错的体验~ 🌟展览最后的互动区,可以用柯达热成像仪拍摄贴纸照片,把记录着看展心情的小卡片连同黑白小照一同放入不同心情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