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蒋介石质问钱大钧,巨额空军款项和购买的飞机哪里去了。钱大钧沉默不语,老蒋大怒,下令将他关押,扬言要严惩。 1939年,中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国民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日军的铁蹄不断踏破中国的城池,而空中优势更是给予了日军极大的战场主动权。在这种危急时刻,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本应挺身而出,保卫国土,然而现实却令人心痛——中国空军的实力正在持续萎缩。 日军轰炸机经常光顾中国的大城小镇,带来无尽的死亡与毁灭。重庆、武汉、长沙等地接连遭受轰炸,平民伤亡惨重。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深知没有强大的空军支撑,这场战争将更加艰难。 事实上,早在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就已投入巨资发展空军。据记载,1934年到1936年间,政府每年划拨给空军的经费分别达到了2800万、4000万和4500万,这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 尤其是1936年,蒋介石借着五十寿辰之际,发起了全国性的"献机祝寿"募捐活动。富商巨贾、各界名流纷纷响应,就连寺庙道观的出家人也慷慨解囊。最终这场募捐共筹得1300多万元,实际收到1190万元。 按照当时的规划,国民政府计划购入1300架先进战机,再配合从四所正规空军学校培养出的700多名飞行员,这支空军力量足以与日本空军一较高下。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预期中的战机大部分始终未能出现在中国战场上。 1939年初,钱大钧接替周至柔担任空军要职。此时的中国空军已显疲态,与预期的强大空军形成鲜明对比。更让人担忧的是,驻外军事观察员纷纷汇报:日军战机数量不断增加,性能也在持续提升,中国空军的劣势日益明显。 这一年春天,发生了一场震动全军的空战。在湖北上空,十余架中国战机迎战日军双倍数量的飞机。本应是勇敢一战,却变成了一场灾难——国军飞机接连出现机械故障,有的引擎冒烟,有的武器系统失灵,最终损失惨重。 1939年4月的一个雨夜,蒋介石在重庆的一处秘密会议室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会议本有多项议题,但蒋介石一开场就将矛头直指钱大钧,要求他当场解释空军状况。 "据报告,我们现在只有不到100架可用战机,而政府这几年投入空军的经费已超过1.25亿元,预计可购买1300架战机。"蒋介石语气严厉,"这些钱去了哪里?战机又在哪里?" 面对蒋介石尖锐的质问,钱大钧站在那里,沉默不语,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渗出。这种反应更加激怒了蒋介石,他猛地拍桌而起。 "把钱大钧带下去关起来!"蒋介石怒不可遏,"我一定要彻查此事,谁敢贪污军饷,就是与全国军民为敌,必将严惩不贷!"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钱大钧被两名军官架着带了下去。其他将领不敢言语,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次调查恐怕会牵扯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或许会动摇国民政府的根基。 钱大钧被关押后,蒋介石立即组建了一支特别调查组,由他的亲信军官领导,全面追查空军巨额资金的去向。调查组先从军需采购部门入手,查阅近年来所有与飞机采购相关的文件和账目。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许多文件不知何故已经"遗失",账目记录也存在大量前后矛盾之处。 1939年5月的一个夜晚,调查组的两名核心成员在回住处的路上遭遇不明身份的袭击者,被打伤住院,随身携带的文件箱也被抢走。虽然蒋介石下令全城搜捕,却始终没有找到袭击者。 与此同时,包括前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在内的多位空军将领纷纷前来劝阻。他们或明或暗地表示,这项调查最好到此为止。周至柔甚至直接对蒋介石说:"委员长,这件事情牵涉很广,还是别查了..."这种反常的劝阻引起了蒋介石的警觉。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令蒋介石始料未及的名字浮出水面——宋美龄。作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掌握着空军经费的实际支配权。她不仅拥有中将军衔,还通过家族关系从大姐夫孔祥熙那里获得了大量资金。 更为惊人的是,调查人员发现宋美龄与几家美国飞机制造商有着秘密协议。表面上是为国家采购战机,实则通过虚报价格和回扣等方式,将大量资金转入了她在美国和香港的私人账户。 随着调查触及宋美龄,蒋介石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宋美龄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连接四大家族的关键纽带。 1939年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政府高官的银行存款调查显示,宋美龄存款高达3094万,宋子文和孔祥熙都超过5000万,蒋介石本人的存款更是超过6000万。这些数字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最终,蒋介石选择了妥协。钱大钧被作为替罪羊,仅因5万元的小额贪污受到处罚,而8000万军费亏空的真相则被掩盖。调查戛然而止,相关文件被封存,参与调查的人员也被调离核心岗位。 由于空军实力不足,国民政府被迫向苏联寻求援助,获得了战机和贷款,但也付出了外蒙古独立的代价。而这场本可避免的国家悲剧,其根源正是高层人士的贪婪与腐败。当战火肆虐,普通民众在血与火中挣扎求生时,那些本应守护国家的领导者却将保家卫国的资金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1945年,日军被苏联红军被押往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后来,活下来的日军战俘哭着回忆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