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尖刀唇石斛,茎通常斜立,略呈棒状,节略肿大。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出自落叶后的老茎上端,具1朵至4朵花;花开展,具香气,萼片和花瓣呈现出银白色或奶黄色;中萼片长圆形;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大;萼囊圆锥形;花瓣呈卵状长圆形,边缘全缘;唇瓣呈卵状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不明显3裂;侧裂片呈黄色带红色条纹,直立,中部向下反卷;中裂片银白色或奶黄色,先端锐尖,边缘全缘,上面密布红褐色短毛。花期3月至4月。
尖刀唇石斛 侯云鹏 摄
产境分布
产于云南南部至西部。生于海拔1500米至1750米的山地疏林中的树干或岩石上。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尖刀唇石斛 侯云鹏 摄
药用价值
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减肥等作用。
尖刀唇石斛 侯云鹏 摄
食用方法
煮水、煲汤、泡花茶等。
尖刀唇石斛 侯云鹏 摄
民间历史
据龙陵县石斛研究所调查,尖刀唇石斛是石斛原生种中开花较早的类型,且具一定的观赏价值,因此也成为石斛花卉的主栽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