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万历三大征,每次都是先败后胜。万历没有大家以为的平庸无能,而是会根据情况作出正确调整,所以三大征调整战术都取得了成功。萨尔浒之败后,万历立即起用熊廷弼,不与后金野战浪战,而是修筑堡垒步步为营,压缩后金的发展空间。熊廷弼也的确做得不错,但这时候万历身体不行了,很快就驾崩。 明朝其实要赢萨尔浒并不难,用谁都比杨镐要强。比如熊廷弼、孙承宗、孙传庭、杨嗣昌等,用哪个都行,只要守住铁岭就行,根本不用野外浪战,老奴自己就得把自己熬死。 明朝末期也是错过了一波又一波的复兴的希望,从李如松、刘挺、杜松、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祖大寿、卢象升、孙传庭、吴三桂,只可惜都被文官集团压制得死死的,再加上一个勤政爱民但却急于求成的明思宗,瘟疫流行经济崩溃,难啊。 缺少一个运筹帷幄,能镇住四路军的帅才,但每个朝代到了后期,一定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大将军朱寿以后,明朝已经没有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的人了。卫所崩溃后,总兵麾下编制都不到两万人,再吃点空饷兵更少。洪承畴集合陕西、大同、蓟辽一群总兵才凑出十三万人。跟杨镐一样,一把梭哈干净。
谁去也不行,最多像袁崇焕一样堵死城门,任由对面绕城而过,因为努尔哈赤当了那么久的建州卫指挥使,对明军的弱点一清二楚,作战全靠精锐家丁,家丁一垮其他的不攻自破,所以才提出那一句“不管他几路来,我只管一路去”,集中兵力把明军各个击破
涛哥
只要有崇祯在大明有多么牛逼的人也会被坑死
流水 回复 04-14 09:04
名将杀手
用户17xxx65
平均一个八旗打败5000汉骑[滑稽笑]
用户10xxx26 回复 04-14 10:56
那500万里有很多军队是杀自己人的急先锋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回复 04-14 07:15
那是后来,萨尔浒时好像只有六万。
光刻机研究中心
满清伪朝不得好死
寒风夜带刀卍 回复 04-14 12:28
这货是鞑虏余种非我族类,我堂堂汉人宁为明狗不为清奴
用户13xxx27 回复 寒风夜带刀卍 04-21 21:08
什么几图的全是降汉
用户97xxx86
李如松、孙传庭、哪怕洪承畴都行。但杨大人确实有点搞。
曲金烨 回复 03-15 13:38
李如松此时已经战死了!
用户97xxx86 回复 曲金烨 03-15 13:58
理解,这不本来也是如果么。
少时风流老亦狂
萨尔浒之战,败因不在杨镐。杨镐最多为战略承担责任,但萨尔浒的战略没有问题。就连卫青北伐,也是这么打的。最重要的败因在于对敌我的军事实力的误判。这直接造成中央在前方部队还没有全部集结的情况下强令杨镐出兵,杜松轻敌冒进等等,都源于此。这时后金的军事实力,已经大于未完成集结的明军,被打败其实很正常。杨镐,在朝鲜时确实有罪,但这场他就是个背锅侠。
剑&二十三 回复 04-01 14:51
根本原因是没钱没物资,军粮供给也有问题,只能优先供应私兵。也导致了一旦私兵被击破,明军会直接士气崩溃。
我家的阳台很大
关键是袁崇焕大炮炸死努尔哈赤是电视剧里面编的剧情,明朝和清朝文献里面都没有记载过,打完宁远后面努尔哈赤还参加了和蒙古的会盟,努尔哈赤的死因是背疽,他在打宁远之前就已经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了,早就没有在一线了
冻土老镇
东林党才是祸首…
饕餮
李如松不战死,努尔哈赤敢反?
曲金烨 回复 03-15 13:39
就是四路大军中的李如梅,后金军也没敢去打!(估计也有旧主的原因)
谦州谦河
明朝六个殿阁大学士,文华殿、武英殿、中级殿、建级殿、文渊阁和东阁。
我的昵称
经济基础是根因,兵多将广的话,不是随便打,像瓦剌留学生,主力送光了都没事
杂烩饭大王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冈布奥吉斯
萨尔浒刚输了万历就一命呜呼了,因为他知道这烂摊子后面再没有人能收拾的了。
weik
坚守城池就行了,就算满清绕路进攻,但粮草供应不上,只会让孤军深入的清军全军覆没。
用户10xxx99
不把朝中驻虫东北文官武将一起杀能赢毛线的
论语
萨尔浒战役,当年孙传庭才26岁,刚出仕,你让他带兵出征?
高战
明军兵力不占优势,十来万人,后金军没有那么少,估计八万多人
一繁丰顺
明朝败在自己作死,民不聊生,活该
何以笙
凭坚城,用大炮!
阎王生死令
论打仗,文官的瞎指挥替代不了武将的指挥,只会帮倒忙。
十加十
吃空响、当兵饿着肚子打仗.换天王老子都不行
情如沧海
说来说去,大明帝国从根子上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