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寻访消失的明代开国功臣汪兴祖墓
问道去访古
2025-02-26 15:25:02
[一R]【考古发现】1970年10月的一天,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到村民报告,说在中央门以北五华里,张家洼以东一华里的地方发现了疑似古墓葬。
工作人员跟随村民到了现场查看,发现古墓位于一处小土山南麓,呈长条形,南北15米,东西10米,高4米。因为解放前军队挖战壕,墓顶已经被破坏,内部淤满了积土。
随后,南京市文管会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这是一处非常罕见的长方形阁楼式券顶砖墓。该墓南北长8.39米,宽2.9米,高4.51米,分上两层,每层有前后室,内部用砖瓦作出柱、枋、斗等仿木建筑结构,墓底为黄土,没有铺砖。
考古队挖掘清理后,墓中出土金银器、玉器、陶瓷器、铁器等文物共74件:石墓志1合,上刻篆书“故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东胜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汪公墓”7行42字。这为考古队确认墓主身份和了解其生平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R]【文物解读】其中最令人惊艳的是一套14块由和田羊脂白玉制作的镶金云龙纹玉带板,整体做工精细,形制特殊,纹饰精美,饱满而不失玲珑,留有宋元时期的玉雕遗风。这副玉带是迄今为止所见明代职官最高规格的赐授玉带,引起了考古界极大震撼。
[三R]【墓主传奇】该墓主人汪兴祖,约生于1338年,安徽巢湖人,幼时父母双亡被张德胜收为养子,改姓张。后跟随张德胜投奔朱元璋,张德胜战死后接管其部,参与了讨平元朝、陈友谅、张士诚等战役,立下赫赫之功,朱元璋赐其恢复本姓。
《明史》记载:洪武四年(1371年)汪兴祖与傅友德合兵伐蜀时中飞石而死。蜀平,诏都督兴祖殁于王事,优赏其子,追封东胜侯,赐世券。
[四R]【实地探访】汪兴祖墓原始位置,因年代久远,已不为人所知,南京市博物馆的《南京汪兴祖墓清理简报》中也没有具体位置图,仅描述“市区北郊中央门外一土山南麓,西距张家洼一华里,南距中央门五华里”。本人和访古同好春河,根据上面的线索,参考民国老地图,初步确定汪兴祖墓应位于今五塘广场北侧的幕府三村一带。
周末我前往实地探访,幕府三村西北侧,中央北路右侧存在一高岗地,该岗地与考古报告所描述的位置地形均相符。但该地点为推测,是不是汪兴祖墓原址还不得而知,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本文系作者实地考察成果所得,请勿随意转载盗用)
※欢迎关注"问道访古"古迹探访系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