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等有空再做”的思维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等有空再做”的思维明明想学瑜伽,却说“等换份轻松点的工作”;打算开始阅读,总想着“等周末有大段空闲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等有空再做”的思维

明明想学瑜伽,却说“等换份轻松点的工作”;打算开始阅读,总想着“等周末有大段空闲”;甚至约朋友吃饭,也变成“等下次不忙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在无数个“等有空”中悄然搁浅。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未来时间折扣”——人们总会低估未来任务的价值和紧迫性。正如古语所言:“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那些总在等待“完美时机”的人,最终只会等来遗憾。

一、“等有空”的本质是什么?

•恐惧开始的伪装:用“没时间”掩盖对失败的恐惧、对未知的焦虑•完美主义的陷阱:总想等万事俱备,结果永远准备不完•自我欺骗的安慰:“不是我不做,只是时间不对”的的心理安慰

二、三个方法,打破等待魔咒

实施“两分钟启动法则”想跑步?先穿上运动鞋;要写作?先打开文档写50字。启动的阻力越小,行动的可能性越大。记住:完美的准备不如笨拙的开始。

建立“碎片时间投资表”通勤的15分钟可以听一节干货音频,等外卖的8分钟能完成一组拉伸运动。真正的高效,不是拥有大把时间,而是让每一分钟都指向目标。

设置“不可撤销的承诺”立刻预付健身私教课的费用,在朋友圈立下“每周读书分享”的flag。当我们提高不行动的成本,行动力自然会提升。

三、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

很认同这句话:“等待,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代价。”想陪父母,今晚就打个电话;要提升自己,现在就翻开书本。时间从不会为谁停留,但你可以选择不为等待而停留。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当你真正开始行动,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为前行者让路。

今日互动:那个你一直想做却迟迟未行动的事是什么?在评论区立下你的flag,一个月后回来看看实现了吗?

顺便分享一个我私藏的宝藏地儿——一个叫 「国货街」 的app。我买零食饮料前习惯去上面逛逛,选品很对我胃口。最棒的是,花出去的钱还能通过积分形式回血,直接抵扣下次消费,抵扣的还不少呢,这种花着花就省了的快乐,谁能拒绝呢。用安卓的朋友,直接搜名字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