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了解世界上最疯的导演

泽元说影剧综 2025-02-25 16:14:23
🎞️ 作为德国新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沃纳·赫尔佐格[搜索高亮]以其充满哲思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视觉语言闻名于世。 1968年,赫尔佐格凭借长片首作《生命的讯息》摘得柏林评审团大奖;并于1975年凭借《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拿到戛纳评审团大奖,1982年的《陆上行舟》则让赫尔佐格拿下戛纳最佳导演桂冠。像《灰熊人》《在世界尽头相遇》《黑暗之课》等纪录片,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史TOP级别的电影。 他的作品横跨纪录片与剧情片领域,且都创造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他的纪录片始终遵循着“狂喜的真实”这一美学思想。对于真相的探索,赫尔佐格有着他独有的理论。他从来不避讳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这是为了达到“狂喜的真实”不可避免的。 而他的剧情片则恰恰相反,赫尔佐格着迷于“实景的魔力”,几乎所有电影都坚持实景拍摄,再难的场面也坚决不使用特效,他希望观众能够在看电影时,继续相信自己的眼睛。赫尔佐格的一生也都在为此而努力,也因此造就了“陆上行舟”的影史名场面。 [星R]后浪出版新书《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其中包括了30余篇现场对谈、精选影评、深度采访、珍藏书信……记录伊伯特与赫尔佐格40余年超越生死的珍贵友谊,碰撞出关于电影与人生的真知灼见。 1968年,初出茅庐的伊伯特在纽约电影节上看到了赫尔佐格的第一部电影,两位年轻人在位于格林威治村的某个公寓初次相遇,当时伊伯特坐在赫尔佐格脚边的地毯上,“感觉到了一种很强烈的联结”。从1972年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到1997年的《小小迪特想要飞》 ,伊伯特对其一部又一部作品给予盛赞并不遗余力地将它们推向世界。赫尔佐格称其实他们私交上彼此“谨慎地保持着距离”,但却因在电影和艺术的基本层面上有着深刻共识而产生联结。 [电影R]《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将在深焦独家全网首发,特别制作“冰原蓝”刷边版,本次的周边还包括了“为好电影点赞”影迷搭子帆布包。此外,罗杰·伊伯特的《伟大的电影:终章》也将搭配售卖,同样做了定制的“沉浸黑”影迷专属刷边版。欢迎大家选购~ 也欢迎大家收听“深焦DeepFocus”的赫尔佐格专题播客「251 电影史的深痕,是他拖轮船翻山时留下的」[萌萌哒R] 电影 电影推荐 电影分享 看电影 导演 纪录片 书 书籍 书籍分享 书籍推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