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干到底!在中国法律框架下,一人伙同他人在网络发布诽谤他人为“刑事犯罪分子”的

马延明说说 2025-02-25 12:20:34

一定干到底!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一人伙同他人在网络发布诽谤他人为“刑事犯罪分子”的帖子,若阅读量超过24万,可能构成诽谤罪。以下是具体分析:

---

**一、是否构成诽谤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诽谤罪的构成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捏造事实**:发帖内容需为虚构(如他人并非刑事犯罪分子);

2. **故意传播**:行为人明知虚假仍散布,或放任传播;

3. **情节严重**:造成他人名誉损害或社会影响恶劣。

**关键点**:

若发帖内容确属捏造(如他人并非犯罪分子),且阅读量达24万次,远超司法解释中“点击超5000次”的入罪标准(2013年《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即构成“情节严重”,可认定为诽谤罪。

---

**二、共同犯罪的认定**

若多人合谋实施诽谤行为(如分工发帖、转发),根据《刑法》第25条,参与者构成**共同犯罪**,主犯与从犯均需承担刑事责任,按各自作用量刑。

---

**三、加重情节的可能性**

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加重处罚:

1.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如引发群体事件、干扰司法活动;

2. **造成严重后果**:如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

3. **针对特定群体**:如诽谤国家工作人员、未成年人。

---

**四、例外情形**

若发帖内容**属实**(如他人确为刑事犯罪分子),则不构成诽谤罪,但可能涉及**侵犯隐私**(如公开未经判决的犯罪信息)。

---

**五、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 **民事责任**:需赔偿精神损害、公开道歉等。

---

**总结**

若发帖内容虚假且阅读量达24万,已符合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标准,参与者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建议被诽谤者及时报警并保存证据(如截图、访问量记录),同时可提起刑事自诉或民事诉讼维权。

**注**:具体案件需结合证据细节(如内容真实性、行为人主观故意等)综合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0 阅读:0
马延明说说

马延明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