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展|科技艺术展可以这么好玩啊~
花半开之人
2025-02-22 15:22:10
北京展不少,好玩的不多。赶着泰康美术馆《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的尾巴看了一场(~2.28)。
一层抓眼球的是《我是一只鱼》,小鱼看似自由实际被隔绝在鱼缸里,隐射现代人所谓自由选择在大背景下是设限的。鱼缸置于捕捉动态的机器人上,游动方向驱动机器移动。另外为了小鱼的心理健康,每天有新鱼“轮岗”
充满诗意的是《激流引力》,刘佳玉90年的新媒体艺术家 ,贯用科技模拟自然美景。她采集海平面一天的风速、风向、风力数据,经AIGC生成视觉,221条发光二极管呈现,造成波光粼粼的感觉。不同时段光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如果走进装置会发现玻璃管的形状有微妙的弯曲,排列高低错落,贴近水波的形状。装置被放在一个独立空间,为增强波光效果增添玻璃墙,伫立其间,像夕阳微风下的潋滟湖面,很治愈。
二楼着重展出了法国老艺术家帕特里克·特雷塞特的装置。画了一辈子有一天灵感也会枯竭,幸运的是老帕在伦敦金匠学院学习后重新找回了创作方向——机械人装置写生。这也是我的最爱。改造的镜头作为影像捕捉器,再“低头”监督机械手素描。一幅素描20分钟,还会签名,也有画残了的。好玩的是,在一件作品中,观众可以充当“机械人素描班”的模特,让班上5名同学磨练技艺。看着几个机器人镜头一会儿抬头观察我,一会低头认真作画,格外搞笑。Tips:免费在泰康美术馆小程序上预约,每天8人。友情提示:别戴眼镜,不然像我眼睛被画成俩坑~
带着少女心的,会感兴趣“去科技味儿”的《赛博江湖》,VR眼镜勾画了两个粉红世界。展览还体贴地免费提供闪着彩灯的梦幻羽毛衣,可以拍美照~
二层最后的教育单元,特别受青少年的欢迎。这里展示了好莱坞大片电影特效的创作者的作品,和大片一样的算法模型创作的视觉影像。互动区5台计算机的小游戏格外受欢迎。
回到展览主题,回顾了人工智能60载的发展,早期只有能接触到军工企业的科学家才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做了最初的尝试。他们的一些早期试验被一层那些视觉作品记录了下来。短短几十年,发展之迅猛。不过,我们每个人又似乎像一层那摆动的机械臂,不停挥动,始终为寻找人生的最佳平衡位而周而复始地振作、摇摆、平衡、失衡、波动,寻找下一次……
展览时间:10:00-17:30(周一休)
0
阅读:0
惑溺
请问预约吗~收费吗
看你
感谢您的分享,泰康美术馆期待再次见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