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雍容华贵,大唐气象[给你小心心]【李倕冠饰】年代:唐尺寸:高约

丝佩说历史 2025-02-22 11:25:47

小猿看文物 雍容华贵,大唐气象[给你小心心]

【李倕冠饰】

年代:唐

尺寸:高约32厘米、宽约16.5厘米

馆藏:陕西考古博物馆

“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唐代女子发髻高耸,造型多样,头饰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得以从唐朝宗室女李倕墓中出土的冠饰中窥之一二。

这件冠饰的主人名李倕,字淑娴,她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第五代孙女,在十五岁时与正七品下阶官员侯莫陈氏成婚。李倕生前居住在长安城胜业坊,毗邻皇城;死后葬于长安东南郊乐游原,下葬时的穿戴以及随葬品丰厚。

金冠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由于丝织品腐化,冠饰各部件已经散乱,考古学家在现场采用打石膏包的方法整体提取。经德国美因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和陕西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专家历时两年的精心修复,冠饰和身体的佩饰较为完整地展现出来,其复杂的结构和奢华的装饰令人惊叹。

这件冠饰使用了金、银、珍珠、绿松石、铜、铁、紫晶、琥珀、玻璃、象牙、贝壳、玉石等各类材料十余种,采用了铸造、捶打、鎏金、贴金、镶嵌、掐丝、金珠、平脱、彩绘等工艺,是唐代珠宝和工艺的集大成者。整体大致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包裹发髻,由两个鎏金铜钗和多个金花钿组成,铜钗上还缠绕着几圈细金丝,金丝连接蓝水晶、红玛瑙珠和珍珠等饰件;下部戴在头上,装饰出一幅花鸟蝶舞的图案,头冠的下沿是一条横置的金筐宝钿,双重莲瓣中间点缀着精致小巧的绿松石片,宝钿下垂吊着42枚玛瑙珍珠绿松石小花蕾,包裹着半球形的四叶鎏金铜片。李倕冠饰雍容贵气,美不胜收,承载着大唐气象。

由墓志铭可知,李倕的下葬时间是开元二十四年,年仅25岁。关于墓主的死因,墓志中云:“岂谓膏肓□□,药石无征”,是为患病而亡,再从志文中“有子在于襁褓,未经吹棘之悲”句看,墓主之死或与生育产子有关。

“翠崿之北,皇城之东。伤彼白玉,沉于此中”。李倕芳年早逝,其生前佩戴的冠饰经过修复后重现于世,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盛唐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的窗口。

参考资料:

[1]高明涛,王俊华,黄广民,陈卫东,李永峰,高峰,王保金,马志军,赵赋康,胡春勃,张明惠.唐李倕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06):3-22+2+129.

[2]李明.砖墓志与金花冠——《唐李墓志》读后[J].文博. 2015 (03) :64-67.

[3]张建林.李倕墓出土遗物杂考[J].考古与文物. 2015 (06) :65-72.

[4]杨军昌,安娜格雷特·格里克,侯改玲.西安市唐代李倕墓冠饰的室内清理与复原[J].考古. 2013 (08) :36-45+2.

图片及来源:

图1:李倕冠饰及配饰复原示意图 来源|自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图2:李倕冠饰复原示意图正面 来源|自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图3:李倕冠饰复原示意图正侧面 来源|自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图4:李倕冠饰出土时打石膏包示意图 来源|自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图5:李倕冠饰正面图 来源|高明涛,王俊华,黄广民,陈卫东,李永峰,高峰,王保金,马志军,赵赋康,胡春勃,张明惠.唐李倕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06):3-22+2+129.

图6:李倕冠饰正面、侧面线图 来源|高明涛,王俊华,黄广民,陈卫东,李永峰,高峰,王保金,马志军,赵赋康,胡春勃,张明惠.唐李倕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06):3-22+2+129.

图7:冠饰复原组部件 来源|杨军昌,安娜格雷特·格里克,侯改玲.西安市唐代李倕墓冠饰的室内清理与复原[J].考古. 2013 (08) :36-45+2.

图8:冠饰六叶瓣金花钿细节图 来源|张萌.唐李倕墓头冠及配饰的金珠焊缀工艺研究艺术设计研究[J]. 2019 (03) :56-60.

图9:李倕墓朱书墓志 来源|高明涛,王俊华,黄广民,陈卫东,李永峰,高峰,王保金,马志军,赵赋康,胡春勃,张明惠.唐李倕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5(06):3-22+2+129.

文/观察猿小畅

0 阅读:2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