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树治沙这事儿,虽然还没到 “消灭沙漠” 那么夸张,但这些年实实在在种了上亿棵树,现在确实看到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了。
一、流沙得到控制,周边生活更安稳以前这沙漠边缘的沙子跑得特别快,每年能往前挪几十米,附近的村子、农田、公路都快被埋了。现在不一样了,在沙漠边上种了一大圈树,还铺了草方格(就像给沙子盖了 “格子被”),把沙子死死 “锁” 住了。比如国道旁边的流沙,现在基本不动了,3000 多公里的防护带把沙漠圈了起来,周边 500 多万亩农田、200 多万人的家都安全了。
沙尘暴也少多了!以前有些地方一年刮 20 多次沙尘,现在顶多 10 次,空气变好了,天也蓝得更久了。塔里木河边上的草和树也多了,以前稀稀拉拉的,现在放眼望去能看到成片的绿,连小动物都变多了。
别以为种树只能防沙,这些沙漠里的树还能当 “摇钱树”!比如种梭梭树的时候,在根上接一种叫肉苁蓉的药材,收了能卖不少钱。有个团场种了 3500 亩梭梭,光卖肉苁蓉一年就赚了 1300 多万,农户一亩地能多挣 3000 块。还有红柳树上嫁接大芸,于田县种了 20 多万亩,一年卖 4 个亿,好几千户人家靠这个脱贫。
不光是药材,还种了苹果、红枣、西梅这些果树。阿克苏的红枣,2024 年收了 1 万多吨,卖了 1.6 亿;莎车县在防护林里套种西梅,农户收入直接从一亩 500 块涨到 1500 块,日子好过多了。
以前都觉得沙漠里种树是天方夜谭,现在有了不少 “黑科技”:
没淡水?就用沙漠里的咸水浇树,照样活!塔里木沙漠公路两边的 2000 万棵树,全靠咸水滴灌,成活率 85% 以上,公路再也不怕被沙子埋了。
种树太累?现在用智能机器人,一天能种几十亩地,比人工快几十倍。手机上还能远程控制浇水,一点不浪费水。
还培育了专门在沙漠里活的新品种,比如耐盐碱的银砂槐、沙拐枣,让种树越来越容易。
治沙工程带动了好多人就业。于田县把沙地分给农户种玫瑰、肉苁蓉,1300 多户人家承包了 6 万多亩地,每人每年多挣 3000 多块。光伏电站也来沙漠 “打卡”,板上发电,板下种树,沙雅县的光伏园一年能发 4 亿多度电,还能让 2000 多人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工资 3000 多。
有些地方还搞起了沙漠旅游,麦盖提县办 “沙漠玫瑰节”“胡杨节”,一年靠旅游赚 5 个亿,周边饭店、民宿都火了。甚至有人在沙漠里用盐碱水养虾、养珍珠贝,居然也成功了,第一批就卖了 200 万!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水,沙漠里的地下水太少了,得省着用。而且沙漠中间特别干,种树还得靠人管着,不能完全撒手。有些地方沙产业规模还不够大,老百姓赚的钱还能再多些。
不过现在有新计划了,接下来要把防护林再拓宽点,从 1-2 公里扩到 5-10 公里,还要多搞光伏治沙、生物质能源这些新项目。总的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虽然还是沙漠,但已经不是以前那种 “吃人” 的沙漠了,现在是能防沙、能赚钱、能让人过上好日子的 “宝沙漠”。这事儿不光咱们自己受益,连联合国都夸,说中国治沙的经验值得全世界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