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相关法案大集合,一文带你看明白!
江游哥
2025-02-17 20:15:07
👀人形机器人相关法案大集合,一文带你看明白!
宝子们,之前有宝子让咱整理一份人类已制定的人形机器人法案,今天它来啦!这篇超详细,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科技从业者们码住~
一、国际及区域性法案
1.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2024 年生效)
• 核心条款:把人形机器人归为高风险 AI 系统,要做到高度透明、严格数据治理和人工监督;不许开发“情感操控型”机器人;机器人行为决策要能追溯,还要通过 CE 认证和欧盟数据库注册。
• 适用范围:欧盟成员国及在欧销售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2. 日本《机器人基本法案》(2020 年修订)
• 核心原则:明确机器人不能威胁人类尊严,和人类是主从关系;在公共场所移动得配实时定位共享系统;社交机器人要标“非人类实体”标识。
• 效力层级:国家立法,在日本境内搞机器人研发与部署都得遵守。
3. 韩国《机器人伦理宪章》(2012 年制定)
• 关键条款:开发者得保证产品不伤害人类;服务场景得留人工紧急制动权限;设机器人伦理委员会审查社会影响。
• 性质:虽然不是强制的,但被纳入《智能机器人发展法》参考框架。
二、国家层面机器人相关法律
1. 美国
• 《加州人形机器人安全法》(2023 年提案):禁止机器人未经授权进私人住宅;公共场景机器人得装红外生物识别模块,保持 1.5 米人机安全距离。
• 联邦《自动驾驶法案》延伸适用:人形机器人移动得符合 NHTSA 的动态避障标准。
2. 中国
•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2021 年):遵循“人类监督优先”,不能有完全自主攻击性行为;云端控制系统要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标准。
• 《机器人行业准入管理条例》:人形机器人上市前得通过 GB/T 37393 - 2019 压力测试。
三、行业标准与伦理指南
1. ISO 13482:2014:全球首个服务机器人安全标准,限制人形机器人移动速度(≤1.5m/s)及最大动能(≤80J)。
2. IEEE《伦理对齐设计指南》:建议人形机器人嵌入“伦理黑匣子”记录决策逻辑链(P7000 标准)。
3. 联合国《AI 伦理建议书》:呼吁对人形机器人实施“双重用途技术管制”,防军事化滥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