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案件常见证据目录(被申请人,20种) 原创:奔跑的元元 在劳动仲裁中,

夜天看案好的 2025-01-26 08:52:11

劳动仲裁案件常见证据目录(被申请人,20种) 原创:奔跑的元元 在劳动仲裁中,作为被申请人(通常是雇主或公司),准备充足的证据是维护自己立场的关键。以下是被申请人常用的20种证据及其证明目的: 1. 劳动合同原件或副本 - 证据目的: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及双方约定的条款。 2. 工资支付记录 - 证据目的:证明员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包括支付时间和金额。 3. 银行转账记录或支票副本 - 证据目的:提供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工资和其他报酬的证据。 4. 考勤记录 - 证据目的:显示员工的出勤状况,包括迟到、早退、缺勤和加班等情况。 5. 加班批准和记录 - 证据目的:证明员工加班的事实及其经过正式批准。 6. 绩效评估报告 - 证据目的:展示员工的工作表现及其与薪资、奖金和职位晋升的关系。 7. 内部规章制度及员工手册 - 证据目的:证明公司的规章政策已向员工公开透明,且员工有遵守的义务。 8.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及相关依据 - 证据目的:证明解除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9. 培训记录 - 证据目的:证明员工参与培训的情况,尤其是涉及操作安全或技能提升的培训。 10. 劳动争议先前协商或调解记录 - 证据目的:展示企图解决争议的努力和过程。 11. 录音或视频资料 - 证据目的:证明重要会议、讨论或交流中的具体内容。 12. 电子邮件、短信或其他书面通信 - 证据目的:展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关于合同、职责或争议解决的沟通。 13. 员工个人档案 - 证据目的:包含员工的全部工作记录,包括聘用文件、晋升记录、奖惩记录等。 14. 财务报表或工资表 - 证据目的:提供企业支付薪资的财务能力证明。 15. 安全培训和事故预防记录 - 证据目的:在工伤案件中证明企业已履行提供安全工作环境的义务。 16. 工伤报告和处理记录 - 证据目的:证明企业对工伤事故的处理和赔偿情况。 17. 解雇或警告信件 - 证据目的:证明员工被解雇或警告前的正当程序。 18. 职位描述和要求 - 证据目的:说明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用于支持绩效评估的一致性。 19. 第三方证言或专家报告 - 证据目的:提供关于特定争议点的客观见解或技术分析。 20. 离职面谈记录 - 证据目的:展示员工离职时的意见和公司对其反馈的处理。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