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看来,把自己定义成“受害者”,是很多人最喜欢的一种心理安慰剂为什么?因为

范明情感 2025-01-25 20:46:05

其实在我看来,把自己定义成“受害者”,是很多人最喜欢的一种心理安慰剂

为什么?因为这玩意儿上头,省事,还显得自己无辜又可怜

但问题是,你越是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越会让婚姻死得更快,为啥?

你把问题甩出去的同时,也把解决权拱手让人了

为啥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1. 爽啊!

受害者心态最大的魅力在于:

你不用干啥,只需要抱怨,别人还站队支持你

听起来是不是很划算?

问题是,婚姻可不是靠“谁更惨”来修复的,你喊破嗓子,ta也不会自动回心转意

2. 懒得深挖问题

说白了,“受害者心态”就是一个懒人模式

因为要是承认婚姻问题有自己的一部分责任,那就意味着:

得改!得反思!得干活! 但多数人更想“舒服点”

反正错都在对方身上,我改啥啊?

3. 别人也在灌毒鸡汤

“你太委屈了,这男人根本不值得!”“你为家庭付出这么多,他还这样对你!”

这种话确实听着解气,但也顺带把你锁死在了“受害者”的小框框里:

越听越委屈,越想证明“都是他的问题”,但实际问题一动没动

“受害者思维”有多坑?

1. 你在等,而对方在撤

你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盯着对方改,但ta心里想的是:“又来这一套,离远点清静。”

你不主动干点啥,关系只能越来越冷

2. 你看不见自己的坑

婚姻里,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全对另一个人是全错的

你情绪失控的那些瞬间、你无视对方需求的那些日子,都是问题根源

但“受害者心态”会蒙住你的眼,让你看不到这些

3. 怨气越堆越多

一味当受害者,你的怨气会不停发酵:

ta做啥你都不满意,说啥都像找茬

到最后,ta不是心累跑了,就是俩人彻底僵死

怎么甩掉这种脑回路?

1. 先别急着站队,先问问自己:

这事儿我真一点责任没有?

很多人说自己“受害”,但你细问就会发现问题:

你总指责对方没耐心,是不是因为你只会用抱怨而不是好好表达?

你觉得对方不关心你,是不是因为你自己先用冷暴力推开对方?

敢承认问题,才敢迈出第一步

2. 停止找同情,开始找解决方案

委屈这事儿,真的讲多了就跟撒狗粮一样,吃多了人都会腻

与其每天跟朋友吐槽,不如问问自己:

我要的到底是同情,还是婚姻能好起来?

要后者,就得动手解决,而不是等着奇迹发生

3. 有情绪可以,但别拿情绪当武器

生气、委屈、悲伤,这些情绪很正常,但别让它们接管你的婚姻修复过程

对方听你抱怨一次可以,天天哭诉,谁受得了?

把情绪处理掉,才能更冷静地谈问题

4. 换个问题导向:我能干点啥?

别再琢磨“他怎么伤害了我”,而是问自己:

“现在我能做点什么,让关系朝好的方向走?”

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情绪管理,甚至生活态度,这些都会带来新的转机

5. 停下回顾过去,专注未来

你可能被伤害过,这没错,但再纠缠于“谁对谁错”没有意义

关键是:接下来你要什么样的关系?要为了这个目标做什么努力?

说到底,婚姻修复是个双人游戏

总把自己当受害者,只能站在原地甩锅,但锅甩多了,对方也懒得理你了

想让关系回暖,你得从受害者心态里走出来,拿回主动权,用行动告诉对方:

我愿意改变,你呢?

0 阅读:2
范明情感

范明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