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粮食产量可观,为何仍有大量人口挨饿?!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亦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和小麦生产国。2020 - 2021年,其出口了700万吨小麦,并且向近150个国家出口大米,2022 - 2023年小麦出口量可能超过10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印度粮食生产取得成果得益于多种因素。其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耕地约1.41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6%,仅次于美国,且地形多样,光热与雨水条件良好,一年能够种植两到三季作物;劳动力充足,农业就业人口接近总人口的一半。 然而,印度本国大量民众面临吃不饱饭的问题。在2021年全球饥饿指数排名中,印度在116个发展中国家中位居第101位,近20%的人口营养不良,还有数百万儿童饿死。 印度粮食出口有诸多原因。在先天优势方面,耕地丰富、作物生长迅速、产量多、种类丰富,人力成本低使得粮食价格具有竞争力;在抓住国际市场机会方面,俄乌冲突后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波动,印度增加了小麦出口;在土地所有制与保存情况方面,土地私有且法律体系复杂,耕地保存完整;在经济结构与出口依赖方面,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依靠农业,为获取外汇和经济利益而出口粮食。 印度为养活众多人口采取了多种农业措施。政府推动技术革命以改良粮食品种,如“绿色革命”引进高产优质品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农业多样性发展;构建公共分配系统以保障供应,虽然存在不足但覆盖数亿人口;重视农业科研与人才培养,政府扶持科研机构、培育农业人才;发展小型灌溉工程以改善水利,合理布局工程、调配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并鼓励节约,种植结构多样化,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在有限产量下养活更多人口。 印度的农业发展历程久远,从古代到封建时期依赖自然和传统方式,产量低且不稳定;独立初期采取措施促进发展但仍面临粮食短缺;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后续开展“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等开拓发展。 与其他人口大国相比,和中国相比,印度耕地面积多但粮食产量远低于中国,单产也低,在粮食进出口策略、应对粮食危机措施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与美国相比,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科研投入领先,在粮食用途去向上也与印度不同;与印度尼西亚相比,印尼耕地分散、面临环境问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提升缓慢,印度有更好的粮食出口体系。 粮食产量看中国 粮食产量及进口 中国农业的希望 聊聊印度的发展 聊聊印度发展 农民粮食减产 专家说种粮食蠢 粮食和经济 让粮食成为商品
印度粮食产量可观,为何仍有大量人口挨饿?!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亦是全球第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1-25 20:11:49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