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解放后怎样了?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藏在骊山半山腰的蒋介石被人揪了出来。蒋介石在看清对方是东北军后,干脆坐在了地上。这时一位中年军官给蒋介石敬了个礼。 "我们是东北军,奉张副总司令命,请委员长进城,带领我们抗日。" 1931年9月18日的那一晚,日本关东军早就按捺不住,借口南满铁路附近的柳条湖发生了爆炸,嫁祸于中国军队,从而发动了侵华战争。东北军将士们从各地匆忙赶来,在沈阳北大营中慌乱地列阵,准备与日寇决一死战。 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每个军阀都想当土皇帝,东北军的最高统帅,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则正准备和蒋介石开战争夺中央的控制权。张学良将军接到了蒋介石发来的电报,里面只有四个字,不抵抗,不许东北军和日本人开战。 张学良将军只好忍气吞声,带着东北军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东北大地。全国上下一片哗然,骂声一片,大家都觉得东北军是一群胆小鬼窝囊废。 可是东北军心里苦啊,谁不想保家卫国?但是他们的统帅已经听了蒋介石的话,从此东北就沦陷了。十几年来,东北军将士们心里总是堵得慌,恨不得立马杀回老家,和小日本拼个你死我活。 1936年12月,蒋介石又飞到了西安,训斥东北军和西北军不努力,不好好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都觉得蒋介石简直是个猪队友,都这时候了还不抗日,反而要自己人打自己人。 张学良和杨虎城商量了一下,觉得蒋委员长该醒醒了,不能再这么糊涂下去了。于是俩人就密谋发动兵谏,准备请蒋委员长好好谈一谈,让他别做梦了赶紧抗日吧。 张学良将军心里有一位得力干将,就是孙铭九。这小伙子也是东北人,从小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孙铭九跑到日本留过学,把鬼子的军事本领学了个透,回国后就跟着张学良当了参谋。 平时孙铭九就负责东北军将领们的考核任命,是张学良的心腹。张学良一合计,就把活捉蒋介石的重任交给了孙铭九。孙铭九接到命令,当即就点了一队精兵猛将,浩浩荡荡杀向了华清池。 这华清池是何许地方?据说当年杨贵妃就在这里洗澡,搞的唐明皇魂不守舍,别提多风流快活了。可这会儿蒋介石也跑到这里来了,不过他可不是为了泡温泉,而是为了给张学良和杨虎城施压。 孙铭九领命来抓蒋介石,自然是卯足了劲。一队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到了华清池,蒋介石的侍卫吓了一大跳,慌忙端起了枪。双方在黑灯瞎火的小院里打得不可开交,子弹呼啸而过,惨叫声不绝于耳。 孙铭九可不管这些,他只想赶紧找到蒋介石。他一个飞扑滚进了蒋介石藏身的小院,可四下一瞧,哪还有什么蒋委员长的影子?原来这狡猾的蒋介石见情况不对,趁乱跳窗户跑了! 孙铭九一看蒋介石跑了,心里那个急啊。这要是让蒋介石跑了,自己的脑袋就不保了。他赶紧带人四处搜寻,突然发现墙根下有一只皮鞋,这分明是蒋介石的! 孙铭九顺着痕迹一路追踪,来到了一个山坡脚下。说时迟那时快,他一眼就瞅见了那个缩在大石后面的瘦高个子,正是蒋委员长!孙铭九赶紧冲过去,给蒋介石一个敬礼,说张学良将军请您回西安谈判。 蒋介石见已落入张学良掌握,也只好认栽。他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说自己腿断了走不动。 孙铭九一听就笑了,说:"委员长您别担心,我背您下山!咱们还有大事要做呢,得赶紧进城去啊!" 西安事变最后以和平解决告终,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是蒋介石哪能甘心就这么算了,他一回到南京就把张学良给软禁了起来,还要继续剿共。东北军的将士们一听都急了,尤其是以孙铭九为首的少壮派,都主张武力救张,誓要和南京政府拼个鱼死网破。 可是东北军的元老们都觉得还是得跟南京好好谈,最后双方闹得很不愉快,甚至发生了流血冲突。孙铭九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一帮兄弟躲到了延安,在那里跟共产党学习抗日。 抗战爆发后,孙铭九本想要重振雄风,可是生活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手头紧得叮当响,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后来听说他以前的同学都跑去投靠汪精卫了,过得风生水起的,他心里也痒痒了。 孙铭九心想,汪精卫不也是要抗日嘛,他讲的"和平"、"民族"、"建设",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反正自己已经落魄到这个地步了,不如也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呢? 就这样,孙铭九头一昏,居然就去投靠了汪精卫,在他手下当了个小官。他自我安慰说,这也是在为民族尽力嘛,等将来自己手握重兵,还可以为张学良报仇雪恨呢。 可是现实哪有那么多笑话,1945年日本投降了,汪伪政权也土崩瓦解。孙铭九这下傻眼了,赶紧收拾细软,想要跑路。结果没跑成,被国民党的人逮住了,编进了国民党的部队。 解放战争打响了,孙铭九又成了解放军的俘虏。他心里清楚,自己当年是革命的功臣,后来却做了汉奸,这事儿说出去还不把人笑掉大牙? 没想到共产党看在他当年立过大功的份上,没有苛责于他。孙铭九感激涕零,从此洗心革面,努力工作,还当选了政协委员。
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解放后怎样了?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藏在骊山半
熹然说历史
2025-01-12 23:19:49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