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赤脚医生,就是那些在六七十年代为农村做出重要贡献的医者群体了解多少? 谢邀! 六七十年代,正处于贫穷落后状况,农村刀耕火种半原始,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小病治不了,大病只等死,农村医疗资源匮乏。 1964年,农民覃祥官被乐园公社党委选送到县里学习中医,回去担任公社卫生所医生。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指示:要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即,也是当时的“626”指示。 1966年,覃祥官向公社领导提出在杜家村大队创办卫生室的想法,并发起创办合作医疗试点,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钱,公社再从集体公益金中提留5角钱作为合作医疗基金,那么农民到卫生室看病只交5分钱挂号费。 从此,“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出钱不多,治疗便利;小病不出寨,大病不出队”,从合作医疗开始得到体现。 覃祥官为了让农民看得起病,合作医疗给农民治得了病,组织农民上山采葯,大队土药房自制中成药,也减少了合作医疗经费开支。 1968年底,《人民日报》题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报道,其中引用了毛主席的评价原话,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村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困难”。从而,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 1976年9月,覃祥官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在菲律宾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世界卫生组织太平洋区基层卫生保健工作会议”,并向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实施情况。世界卫生组织赞誉其为“第三世界国家最佳的医疗制度”。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后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建立和形成,与长阳县乐园公社覃祥官发起并创办杜家村合作医疗起到了开创性示范作用。 我曾经报道过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黍子岭村乡村医生邓万祥,今年年近70岁,1969年报名参加武汉空军医疗队在合作医疗发源地长阳乐园乡开设的“红医班”学习结业。1971年,跟随当地老中医学习中医。后回乡当赤脚医生。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一路风尘,只为父老乡亲的健康,直到如今仍然还在原地当乡村医生,虽然年近七旬,老百姓不让他离开村卫生室。他曾经获得第三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等。
你对赤脚医生,就是那些在六七十年代为农村做出重要贡献的医者群体了解多少? 谢邀
海以南不再蓝
2025-01-11 15:41:05
0
阅读:30
用户96xxx48
多数医术不如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