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金日成来中国访问。突然,少将王明贵从人群中冲出来,上前搂住了金日成的脖子,笑呵呵地说了一句:"老金,你可想死我了……"不料,事后周总理却批评王明贵:"真是胡闹!" 那是在硝烟弥漫的东北,日寇的铁蹄肆虐,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王明贵和金日成,两个怀揣理想的热血青年,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投身到了抗日的洪流中。 东北抗联,这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抗日武装,成为了他们并肩战斗的地方。王明贵以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抗联指挥官,屡次带领部队打击日寇,胜利消息不断传来。而金日成也以其果敢勇猛、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让日军闻风丧胆。 后来,在苏联远东地区,抗联部队整编成了"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王明贵担任第三营营长,金日成担任第一营营长,在军旅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无论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是在营地里讨论战术,两人默契十足,配合无间。 教导旅的日子里,王金二人经历的艰难困苦数不胜数。严寒、饥饿、疾病,甚至随时面临着战死沙场的危险。但抗联战士们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革命情谊,让他们攥紧了手中的武器,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王明贵曾在伤病中,自己用随身的匕首挑出了膝盖里的弹片,几天后又重新回到了战斗一线。金日成在一次突围战中身负重伤,王明贵二话不说,背起他连夜行军几十里,才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转眼到了1955年。新中国成立已经6年了,百业待兴,国际友好往来也在积极开展。这一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应邀访问了中国。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国家元首,金日成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欢迎和接待。 在机场,身着笔挺军装的中国高级将领们整齐地列队欢迎。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热情地同金日成握手寒暄。各界代表夹道欢呼,向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献上诚挚的祝福。人群中,一位身着戎装的开国少将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王明贵。他作为黑龙江省军区的代表,专程从哈尔滨赶来,参加这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多年未见,当王明贵目睹金日成走下飞机的那一刻,心潮澎湃,激动难抑。他完全顾不上外交礼仪和周围的眼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住金日成,高兴地喊道:"老金,你可想死我了!"在场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但王明贵毫不在意,脸上洋溢着重逢故友的灿烂笑容。 金日成一愣,旋即也认出了眼前的这位老战友。他同样激动万分,紧紧回抱住王明贵,亲切地说:"明贵同志,多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真好!"顾不得身边还有随行人员,金日成拉着王明贵的手,不停地询问他的近况。两个人瞬间回到了当年并肩战斗的时光,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周恩来总理见状,虽然为王明贵的莽撞有些吃惊,但也被这对老战友的深情厚谊所感动。他微笑着走上前,拍了拍王明贵的肩膀,说:"明贵同志,咱们先进行欢迎仪式,待会儿你和金首相好好叙叙旧。"王明贵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不好意思地冲周总理一笑,连忙退回到了代表队伍中。 欢迎仪式结束后,周总理特意安排王明贵与金日成单独见面。两位老友畅叙往事,回忆起当年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谈起教导旅里的点点滴滴。他们曾在严酷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如今隔别多年,期盼已久的重逢,令两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金日成动情地对王明贵说:"当年在东北,是你带领我熟悉环境,教我游击战的本领。我们一同出生入死,患难与共。你是我永远的战友,永远的兄弟。"王明贵也激动地回应:"老金,我们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任何事都割舍不断的。今天能够重逢,我真是太高兴了。" 金日成访华期间,王明贵的一番举动,虽然出自真情,却也引起了一些议论。事后,周恩来总理把王明贵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批评他说:"明贵同志,金日成是国家领导人,你这样做有失外交礼仪啊。" 王明贵愧疚地低下了头,说:"总理,我当时太激动了,一时忘了分寸。我这就去跟金首相道歉。"周恩来摆摆手,语重心长地说:"我理解你们的深厚友谊,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这次就算了,但以后要注意啊。" 王明贵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吸取教训。尽管受到了批评,但他心里明白,自己和金日成之间的情谊,是任何外交礼仪都无法割舍的。那是用生命和鲜血凝结的革命友谊,是刻在骨子里的兄弟情义。 金日成访华结束后,回到朝鲜没多久,就给王明贵送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两大车皮的新鲜苹果。原来,当年在教导旅时,王明贵曾对金日成说起,自己特别爱吃苹果,但在艰苦的环境下,很难吃到这样的水果。 金日成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如今他成为了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履行当年的承诺,给老战友送去心心念念的苹果。王明贵收到这份礼物,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两车皮苹果,更是金日成对他们革命情谊的珍视和延续。
1955年,金日成来中国访问。突然,少将王明贵从人群中冲出来,上前搂住了金日成的
熹然说历史
2025-01-10 22:19:48
0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