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负电价现象愈演愈烈,储能技术能否扭转乾坤?! 近年来,欧洲多国负电价现象不断加剧。2024年,欧洲多个国家出现了创纪录的负电价时段,这背后有着诸多原因。 清洁能源的快速增长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过去5年里,欧洲的光伏装机容量成倍增长,风电装机容量也大幅上升,使得电力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不可小觑,天气变化会影响电力市场,例如2023年12月欧洲的天气变化就致使风力发电不稳定。 在能源需求因素方面,整体工业用能需求较低,经济疲软使得工业用电不景气,再加上特定时段用电需求处于低谷,加剧了电力供需失衡。 外部能源因素的影响也很明显,俄乌冲突改变了能源供应格局,欧洲对美国液化天然气依赖的增加打乱了自身供应体系的稳定性,间接加重了新能源的负担。 德国出现4小时的负电价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就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发电商在负电价期间要向用户付费以消耗过剩电力,负电价时长的增加会影响企业效益。这一现象也反映出能源转型中的电力市场挑战,凸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特性的问题,例如受天气影响难以精确调节发电量,同时也挑战了传统电力市场和电网管理模式,暴露了电力储备不足等问题。 此外,还可能影响能源投资决策,一些企业暂停了光伏项目规划,投资者对能源项目投资更加谨慎。 目前,储能技术和储能设备有多种类型,且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抽水蓄能应用广泛,但存在建设工期长、工程投资大的问题;蓄电池储能包含多种类型,其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面临电池寿命、成本等挑战;飞轮储能属于功率型储能,优点突出,但在系统实现方面要权衡多种指标;其他储能类型如压缩空气储能、电磁储能 - 超级电容器、储热技术、氢储能技术也各自有着发展的状况与限制。 储能技术和设备对负电价有一定作用。它能够平滑电力供应波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稳定新能源并网,还能创造经济价值,可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辅助服务。 然而,欧洲的储能技术和设备存在短板。储能容量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导致电力供需失衡加剧;成本仍然较高,包括储能系统建设成本和能量存储转换成本;储能技术自身也存在局限性,如储能效率限制和响应速度问题。这些短板限制了储能技术和设备在应对负电价现象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应能力 能源转型观察 聊聊能源的未来 全球能源结构 欧洲屡现负电价 探讨能源未来 储能大爆发 能源大宗贸易 探讨储能行业 电力霸主战略多能源并行 负电价现象 电价探讨 电能需量 能源安全是大事 储能趋势 能源与科技 电价差利用 全球能源分布
欧洲负电价现象愈演愈烈,储能技术能否扭转乾坤?! 近年来,欧洲多国负电价现象不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1-04 14:17:11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