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伪科普往往带着明确的利益目的,因此可以看看,但千万别全信。以“洗发水荧光

互联网嘴哥啊 2025-01-02 14:18:02

自媒体的伪科普往往带着明确的利益目的,因此可以看看,但千万别全信。以“洗发水荧光反应致癌”为例,这就是一种典型利用知识盲区制造恐慌的手法。

首先,荧光反应并不等于含有荧光剂,而即便含有荧光剂,“荧光剂致癌”的说法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事实上,生活中许多物品在紫外线下都会产生荧光反应,比如你家里的各种家具、衣物,随便拿紫外线照一照就能发现。

这类伪科普的本质是通过夸大和误导来放大人们的担忧,既损害了科学的公信力,也助长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所以,对于这些内容,保持理性,擦亮双眼,别轻易相信。

0 阅读:1
互联网嘴哥啊

互联网嘴哥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