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次助攻只是一个结果,今天比赛过程中里夫斯的传球确实看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以往我经常说里夫斯能做出些“小而美”的精妙传球,更多是在侧翼45度位置接球,作为副攻手以突破带动空间,快速做出传或攻的决策,电光火石之间能做出一些精妙决定。但真正作为指挥官,他并没有那种长时间掌控全队球权的能力,或者说没有那种控卫打法的习惯。
今天比赛里,他的助攻不仅有传统里夫斯式“小而美”的传球,也极为少见出现了一些詹姆斯式掌控半场的“大开大合”式助攻:弧顶挡拆,视野遍及半场每个角落,一次突破不成可以快速调整重新接球形成二次助攻,特别是对两个底角射手的敏锐直觉和大范围转移球。
某种程度而言,这跟两个因素有关:詹姆斯轮休、拉塞尔替补后作为持球大核的角色需要,国王后场防守压迫确实很弱也有关系。但不可忽视,长期压下球权的磨练,经历圣诞夜绝杀的信心加持等因素,也可能是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里夫斯能否持续量产这样的助攻有待观察,因为他的技术中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难克服的先天劣势:运球技术。这其中有身体控制能力的问题,也有天生控球手感因素,他不是施罗德那种重心低频率快的稳健控球风格,也不具有拉塞尔天生控球灵动的小天才韵律感,总体而言只是在得分后卫层面具有一定控球能力的后卫。对攻框而言这种运球足够,对消化球权而言,遇到高等级强对抗防守,运球能力差这一毫厘,还是会影响他的传球决策和失误控制。
但在没有机会得到高等级处理球能力点的前提下,里夫斯传控能力的增量对湖人而言意义重大,且别无选择。 洛杉矶湖人[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