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98元的辅导书,班主任在学校书店卖1080元,还在家长群强制购买。
收银员李娟问了一句"能自己买吗",立马被踢出群。
电话里更是被骂:"穷就别送孩子读书!"
第二天,李娟借钱去书店排队交钱。
正掏钱时,退休的王校长突然出现并怒怼班主任。
「你教的是书还是生意」
01
晚上八点,三年级二班家长群炸开了锅。
李娟刚从超市下班回来,脚还疼着,拖鞋都来不及换就坐在餐桌旁刷手机。
儿子小明正在一旁写作业,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群消息「叮叮叮」响个不停。
班主任张莉莉发了条群公告,附带一张教辅书照片:《小学奥数精英密卷》,封面金光闪闪,印着「状元必备」四个大字,定价1080元。
下面是一行加粗的红字:「配套课堂教学,明天必须从学校书店购买,别处买的版本不一样,影响孩子听课效果。」
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一片「收到」的回复。
「张老师辛苦了」
「为了孩子,必须支持」
「什么时候去买合适?」
李娟愣愣地看着这些消息,手指有些发抖。
她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工资两千八,丈夫老陈跑摩的,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一百多,不好的时候连油钱都赚不回来。
小明的学费、生活费、课外班,已经是家里的重头支出。
一千多的辅导书,相当于她半个月的工资。
她点开淘宝搜索同款书名,第一个结果就是九十八元,还包邮。
评论里有家长说:「孩子做了半本就丢一边了,根本用不着。」
李娟咬咬牙,私聊张莉莉:「张老师,我查了下,网上同款才不到一百,能自己买吗?孩子他爸最近生意不好,家里有点紧张。」
消息发出去五分钟,没有回复。
李娟以为张老师还没看到,又补充了一条:「不是不支持您的工作,主要是价格差得有点多,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消息显示已读,但仍然没有回复。
过了十分钟,李娟发现自己被移出了群聊。
手机屏幕上显示「你已不在群聊中」,李娟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陌生号码发来短信,是同班家长王浩妈妈:「李姐,你咋敢说这话?张老师火了,说谁不配合就给孩子调后排座位。而且我听说,这书是她亲戚开的书店独家代理的,别的地方买不到真的。」
李娟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她记起上个月王浩妈妈私下说过,张老师有时上课会故意不叫某些学生回答问题,说是「课堂纪律管理」。
现在她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纪律管理,而是变相惩罚不听话的家长。
气血上涌,李娟拨通了张莉莉的电话。
铃声响了七八声才接通。
「李娟是吧?」
张莉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和嘲讽,背景还传来麻将声。
「张老师,我是想问一下那个书的事,能不能...」
「没有什么能不能!」
对方打断她,声音拔得更高,「买不起就别找借口。我这是为孩子好,你当家长的这点觉悟都没有?」
「可是网上的价格差太多了,我们...」
「差多少?」
张莉莉的声音尖锐起来,麻将声也停了,「城里孩子都用这个版本!你舍不得投资教育,就别怪孩子将来比别人差!」
李娟深吸一口气:「张老师,我不是不舍得花钱,是这个价格确实...」
「确实什么?」
电话里传来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像是张莉莉站了起来,「穷酸样还想望子成龙?告诉你,别的家长都痛快买了,就你一个人事儿多!」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
张莉莉彻底爆发了,「想让孩子好好上课就乖乖买书,不买就让他坐最后一排,上课也别想我多关照!再敢在群里传播负能量,我让你孩子在班里待不下去!」
咔嚓。
电话被狠狠挂断。
李娟握着手机,手抖得厉害。
儿子小明怯生生地走过来,拉了拉她的衣角:「妈妈,你脸色好白,是不是生病了?」
「没事宝贝,妈妈没事。」
李娟强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心里却在想:这一千块钱,到底买还是不买?
小明看出了她的心事,小声问:「妈妈,是不是我不能读书了?」
听到这话,李娟心如刀绞。
02
第二天一早,李娟还是揣着凑来的钱去了学校书店。
这钱是她找小区里做清洁工的王大姐借的,说好了每个月还两百,要还五个月。
学校书店在教学楼一楼最东头,门口贴着「学生教辅专营」的牌子。
队伍已经排到了门外,三十多个家长拿着钱在等。
李娟站在队尾,前面的家长都在低声抱怨。
「我家老二也在读三年级,去年买的那本《数学思维训练》根本没用到几页,到期末还是新的。」
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大叔,看起来像是公务员。
「就是,我问过其他学校的朋友,都说没听过要买这种书。」
一个穿运动服的年轻妈妈压低声音,「听我表姐说,她孩子的班主任每卖一本能拿四百块提成。」
「四百?」
旁边几个家长都惊了,一个大妈掰着手指算:「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四十乘以四百,那就是一万六!」
「嘘!」
眼镜大叔赶紧制止,「小声点,被听见又要给孩子穿小鞋。我家孩子说了,谁的家长不配合,张老师上课就冷落谁。」
队伍慢慢向前挪,李娟听着前面家长的议论,心里越来越堵。
轮到前面一个家长时,她听到店员说:「现金还是微信?这书挺火的,你们是今天第二批了。」
「第二批?」
那家长疑惑地问,「意思是今天已经卖了一批?」
「对啊,早上七点就有家长来排队,卖了二十多本了。」
店员一边找钱一边说,「张老师昨晚在好几个班级群里都发了通知。」
李娟心里一沉。
好几个班级?
这说明不只是她们班在买这本书。
终于轮到她了。
她看着塑封包装上「内部专供,正版授权」几个字,咬咬牙问店员:「能开发票吗?」
店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校服式的马甲,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教辅书哪来的发票?这又不是正式商品,开什么发票?不买赶紧走,别耽误后面的人。」
「什么叫不是正式商品?」
李娟不服气,「一千多块钱的东西,凭什么不能开发票?」
「大姐,你懂不懂规矩啊?」
小伙子不耐烦了,「这是内部教材,学校统一采购的,家长只是代缴费用,当然不开发票。爱买不买,不买让你孩子上课听不懂别怪我们。」
李娟气得脸红,正要理论,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内部教材?笑话!」
队伍里的人都回头看,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来。
老人看起来七十多岁,但腰板挺直,眼神犀利。
正是住在李娟楼上的王校长。
王校长径直走到柜台前,拿起那本书翻看几页,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印刷质量,这纸张厚度,」
他把书举起来对着光线,「我干了四十年教育,这种教辅书的成本我一清二楚。这纸质、这印刷,成本撑死五十块,卖一千?这不是卖书,这是抢钱!」
店员脸色一变:「老同志,您别乱说话,这是学校指定的,我们也是按规定卖的。」
「哪个学校有权利指定家长必须买教辅书?」
王校长拐杖往地上一顿,声音在小小的书店里回荡,「我教了四十年书,从没见过教育局允许学校书店卖溢价三倍的教辅书!这是违法行为!」
围观的家长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拿出手机准备录像。
店员慌了,赶紧打电话叫人。
03
张莉莉接到店员电话时正在美容院做面膜,听说有人在书店闹事,立刻坐起来。
「什么?王校长?哪个王校长?」
「就是退休那个,住在学校旁边小区的,他说要报警说我们违法。」
张莉莉脑子嗡地一下。
她当然知道王校长是谁。
整个教育局的人都知道,王振华以前是市重点小学的校长,桃李满天下,退休后还是教育局的义务督学。
但张莉莉以为老头退休了就不管事了,没想到会在这时候撞上。
她匆匆结束美容,开着刚买的白色宝马赶到学校。
王校长还在书店门口,周围围了二十多个家长,都在听他讲话。
「各位家长,」
王校长声音不大但很有威慑力,「这种强制购买教辅书的行为,教育部早就明文禁止了。任何学校、任何老师都没有权利强迫学生购买指定教辅书。」
「那我们不买,孩子上课怎么办?」
有家长担心地问。
「正常的教学不需要额外的教辅书,」
王校长拿起那本书,翻到目录页,「而且你们看,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完全不符合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大纲。奥数题目超纲严重,不是这个年龄段该学的。」
张莉莉见状立刻走过来,脸上堆着笑:「王校长?您怎么在这?真是巧啊!」
她心里盘算着怎么圆场,表面却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
「张老师。」
王校长转身看着她,表情严肃,「我正想问问你,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是谁?有没有经过教育局审核?为什么要强制家长购买?」
张莉莉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这...这是出版社和学校合作的项目,我也是按照学校的要求通知家长...」
「合作项目?」
王校长眯起眼睛,「那请问合作协议在哪里?教育局的批文呢?还有,为什么这本书在别的地方卖不到一百,到了学校书店就要一千?这中间的差价去哪了?」
一连串的问题把张莉莉问得哑口无言。
她环顾四周,发现家长们都在等她回答,眼神里带着怀疑。
「王校长,」
张莉莉努力保持镇定,「您都退休这么多年了,现在的教学模式可能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本书确实是配套我们的课堂内容的,孩子们需要...」
「需要什么?」
王校长拐杖指着书,「需要做超出年级水平的奥数题?还是需要给某些人贡献提成?」
最后一句话说得很重,张莉莉脸色瞬间变白。
她意识到王校长可能已经知道了什么,声音开始发虚:「王校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不明白?」
王校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刚才记下的,这本书的出版社地址是临江市工业园区,但你们学校书店的进货单显示,供货商是本市的晨光文具店。一本书要经过两次转手,每次都要加价,最后卖给家长就成了一千块。」
家长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拿出手机查证王校长说的信息。
张莉莉彻底慌了,声音都有些颤抖:「王校长,您这样不好吧?我们年轻老师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您就别为难我们了...」
「为难你们?」
王校长突然提高音量,周围的家长都安静下来,「我问你,你从教两年,工资多少?」
「4... 4千八。」
「那你开的宝马多少钱?」
张莉莉脸色惨白,答不上话。
有眼尖的家长顺着王校长的目光看向停车场,果然看到一辆崭新的白色宝马停在那里。
「三年级老师,月薪四千八,开二十多万的车,」
王校长一字一句地说,「张老师,你能给大家解释解释,这钱哪来的吗?」
04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张莉莉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墙角,索性撕破脸皮:「王校长,您管得也太宽了吧?我买车的钱哪来的,需要向您汇报吗?」
「当然不需要向我汇报,」
王校长冷笑,「但是如果这钱是通过强制学生购买教辅书赚来的,那就不只是要向我汇报,还要向教育局、向纪检部门汇报。」
围观的家长越来越多,有人开始录像。
张莉莉看到手机镜头对着自己,更加恼火:「您都退休了,就别干涉我们年轻老师的工作了!这些家长都是自愿购买的,没人强迫!」
「自愿?」
李娟再也忍不住了,鼓起勇气开口,「张老师,昨天我就是在群里问了一句,就被您踢出去了,这叫自愿?」
「对!」
刚才说话的眼镜大叔也站出来,「我孩子昨天回家说,您在课堂上说了,谁的家长不买书,就证明家里不重视教育,孩子也别想得到老师的重点关照。这算什么自愿?」
其他家长也纷纷附和:
「我家孩子说不买书就不让参加课后辅导!」
「我问了其他学校的朋友,根本没听说要订这本书!」
「这明显就是变相强迫!」
张莉莉见众怒难犯,想要开溜,却被王校长拦住去路。
「张老师,咱们把话说清楚再走。」
王校长虽然年过七旬,但气势十足,「你刚才说这些家长是自愿购买,那我问你,如果有家长不买,你会怎么对待他们的孩子?」
「我...我当然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
王校长拿出手机,点开录音功能,「那你敢不敢当着所有家长的面保证,不买这本书的孩子,在课堂上享受同等待遇?」
张莉莉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既然不敢保证,那就别说什么自愿购买了。」
王校长收起手机,「张老师,你教书才两年,我想问问,你当老师的初心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张莉莉愣住了。
她想起刚入职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的发言:「我要当一名像魏书生老师那样的人民教师,把所有的爱都给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成长。」
那时候的她,眼睛里真的有光。
但现在,为了每个月几千块的额外收入,她已经变成了家长口中「势利眼」的老师。
「我...我只是想让学生多做点练习题,提高成绩...」
张莉莉的声音越来越小。
「练习题需要一千块一本?」
王校长拿出自己的老年机,点开一个文档,「这是我刚才托教育局的老同事查的资料。」
家长们都安静下来,等着听结果。
「这本《小学奥数精英密卷》,根本没有通过教育部门的审定,属于非法出版物。」
王校长念着手机屏幕上的内容,「而且编写团队中,没有一个是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全是培训机构的商业写手。」
全场哗然。
「另外,」
王校长继续说,「晨光文具店,就是给你们供货的那家,上个月刚因为销售盗版教辅书被市场监管局处罚过,罚款三万元。」
张莉莉的脸上轻一阵白一阵。
就在这时,教导主任王建国匆匆赶来,看到这么多人围观,脸色很不好看。
「王校长,您这是干嘛?」
王建国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平时说话慢条斯理,这会儿明显有些急,「一点小事情,别闹大了不好。」
「小事?」
王校长拐杖指向排队的家长,「几十户普通家庭,每家被迫多花几百块,加起来就是几万块!这叫小事?」
王建国想打圆场:「这不是什么强迫,家长们都很支持学校工作...」
「支持工作还是支持你们发财?」
王校长直接打断他,「王主任,你当教导主任几年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没有因为这些高价教辅书而提高?」
王建国被问得无言以对。
实际上,这两年学校的教学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全区排名中下滑了好几位。
家长们把钱花在买书上,却发现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明显进步,反而因为超纲的内容搞得压力很大。
「王校长,我们也是...也是为了孩子好...」
王建国额头开始冒汗。
「为了孩子好?」
王校长突然提高音量,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强迫消费,利用职务谋私,败坏师德师风,这叫为了孩子好?」
他一口气说完,用拐杖重重敲了敲地面:「我当校长的时候,谁敢在学校里搞这套把戏,当天就让他收拾东西滚蛋!」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震得在场的人都不敢出声。
05
王建国见势不妙,开始想办法脱身,但王校长显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们。
「王主任,我问你,学校书店是谁在管?」
「这...这是后勤部门负责的...」
「后勤部门的负责人是谁?」
「是...是我分管的...」
王校长步步紧逼:「那这本书的采购流程你清楚吗?进价多少?利润率多少?提成怎么分配?」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刀,切在王建国的软肋上。
他当然清楚这些,因为整个利益链条就是他设计的。
张莉莉负责在班里推销,他负责联系供货商,校长作为后盾。
但这些话他哪敢当着家长的面说出来?
「王校长,您别为难我们了,」
王建国试图卖惨,「我们也是打工的,工资微薄,生活压力大...」
「生活压力大就能坑家长的钱?」
一个戴口罩的家长突然发声,摘下口罩后大家才发现是小区里开小卖部的刘大姐,「王主任,你知道我们这些家长为了凑这一千块钱有多难吗?」
「就是!」
眼镜大叔也激动起来,「我是环卫工人,一个月工资两千五,这一千块钱相当于我半个月的工资!你们倒好,轻轻松松就赚走了!」
更多的家长开始诉苦:
「我家里老人生病住院,本来就缺钱,为了这本书我借了高利贷!」
「我在工厂上班,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就是为了给孩子攒学费,结果被你们这样坑!」
「我老公下岗半年了,家里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这一千块钱是我从生活费里省出来的!」
听着家长们的哭诉,张莉莉的脸越来越红,她想起自己昨天晚上还在朋友圈炫耀新买的包包,价格正好是一千零八十元。
王建国也坐不住了,他环顾四周,发现事态已经失控。
家长们的愤怒情绪被彻底点燃,有人开始喊口号:「退钱!退钱!」
「各位冷静一下,」
王建国抹着汗,「这事我们回头研究研究...」
「研究什么?」
王校长冷声打断,「现在就当着所有家长的面,把多收的钱退了,在群里发公告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搞强制购买!」
张莉莉躲在王建国身后,小声说:「校长还没同意退钱...」
「校长?」
王校长厉声问道,「你们校长知道这件事?」
王建国和张莉莉对视一眼,都不敢说话。
实际上,校长不但知道,还是这个利益链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