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前《雄狮少年2》前,又重新完整看了一遍《雄狮少年》。技术上面,《雄狮2》进步

莺莺看娱 2024-12-21 13:34:32

再刷前《雄狮少年2》前,又重新完整看了一遍《雄狮少年》。

技术上面,《雄狮2》进步远不止一点两点,特别是头发,之前咸鱼强的头发就是生硬的一坨。皮肤毫无纹路,《雄狮1》皮肤没有真实感,有了2的对比,有种硅胶感。能看得出整个团队在技术开发上的用心。更不用逼近真人的动作调度,非常厉害,几乎是华语动画电影的第一梯度。

其实最想说的还是两部能直观反映导演的心气。

虽然《雄狮少年》同样是草根,是小人物的逆袭,但更明确的是【希望】,是【朝气】。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前有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能看到导演和团队的冲劲。即便阿娟父亲受伤回家之后,阿娟迫于压力去城市打工,但他始终是抱着无限可能的希望去的。

孙海鹏之前在采访说过,学动画其实不是爱好,是一种谋生,在过程中慢慢开始有的兴趣。他也做过院线动画《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那几年是中国动画电影开始有声量的时候,但局限在“熊”和“羊”之间。《美食大冒险》出现的时候并不合适,这部片子也不是孙海鹏想做的电影,但没办法,那时候团队十几个人都快发不起工资。后来才有了《雄狮少年》,让他开始有了希望,觉得动画这门技术不止是为了生活,还有些意义的东西。

但到了《雄狮少年2》,其实不是希望,反而更回去了,是【寻找希望】,是要【争一口气】。

《雄狮少年》当时舆论不用多提,但不能忽略那个舆论多严重,是蔓延至今,是不支持任何解释的舆论。我看那天首映礼,金鸡奖美术片评委提到一句,本该出现在评奖中的,但因为大家懂得都懂的原因放下了。

我觉得孙海鹏乃至背后的团队都是憋了一口气的。《雄狮少年2》里也是如此,从一开始就是憋着一口气,阿娟没有过多解释被推上舞台,成为最后的笑柄。他要证明,不止是阿娟,是孙海鹏,乃至《雄狮少年》系列的主创。

电影里阿娟争气了,电影之外呢,好像有点难判断。我们叫不醒装睡的人,叫不动戴耳机的人。

电影给我感觉最后燃起了一丝希望,希望电影外的导演也能燃起希望吧,希望《雄狮少年2》还有机会逆袭!

0 阅读:0
莺莺看娱

莺莺看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