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里有没有你小时候的影子

不想上班的酱酱 2024-12-11 16:04:39

《年少日记》 某瓣评分8.4 校园保洁发现了一张有自S倾向的废纸,虽然开会讨论了下这件事,却也只有郑老师和社工觉得此时严重。 郑老师想要帮助这位同学打开心结,却是因为自己也有相同的心结。郑老师从小在父母的鞭策下,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他的哥哥不是,他的哥哥是人们口中比较笨的那一个,在家里和学校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在他的衬托下,哥哥显得是那么“不重要”。不重要的哥哥选择在10岁那年离开了这个家,这也成为了郑老师的心结… 电影整体拍的文文静静的,看完却让人觉得心里波涛汹涌的!这部电影里总能找到些小时候的影子,一切都要为学习让道,会读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个年纪怎么睡的着的?”,确实,电影里看起来开朗活泼的阿杰,小小年纪就失眠了,家长却并不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只觉得这都是借口,就算是彻底崩溃了还得怪孩子抗压能力不强,年纪小就不配觉得累咯?就不会生病咯? 德彪西的梦幻曲一出来,我就知道有人要跳楼,这配乐当时用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上充满了青春期伤痛感,这之后我只要听见这曲子就知道孩子要完

。果然,但我以为郑老师是哥哥,S的是弟弟,可能是学崩溃了,没想到没了的就是哥哥,那个在家里和学校都是边缘人的阿杰… 阿杰早已习惯了在家里被当作不从聪明的那个孩子,压死阿杰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父亲失望到不再打他,小时候最怕的不是父母的责骂,是父母对你彻底失望,你做啥他们都不再关心,变成了那个“不重要的人”。这样就算S了,他们好像都不会为你难过…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材施教才是真理,生搬硬套得教育并不一定能产生积极的反馈,心理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不要小瞧了孩子在意的问题,认真得对待孩子的烦恼,试着换位思考,找回小时候的所感所想,帮助孩子好好成长才是家长该做的,做父母的为啥没有考试,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卷起来呀!父母都打压孩子,孩子还能像谁诉说啊?为难个孩子算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