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四川凉山,一名一个月赚60块钱的24岁彝族青年李桂林,辞去民办教师职

午夜游民 2024-12-09 10:23:49

1990年,四川凉山,一名一个月赚60块钱的24岁彝族青年李桂林,辞去民办教师职务,攀过5架天梯,爬到2800米海拔的悬崖村庄当代课老师,谁知1年后,他哄骗妻子,让她背着2岁的儿子上山看看,然而,14年后,妻子却死活不肯下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或许会被各种光鲜亮丽的明星所吸引,但鲜少有人关注到,在那些偏远的角落,其实一直都有像李桂林和陆建芬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   李桂林,本是汉源县万理村的一名民办教师,他的教学成绩斐然,连续五年在学区排名第一,是远近闻名的“好老师”。   然而,他的心中总有一团火,燃烧着对更广阔天地的渴望,对更深远教育的追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了二坪村的故事——一个与世隔绝、教育缺失的地方。

这里的老人几乎一生未曾下山,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干涸的土地期盼甘霖。   起初,李桂林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跟着二坪村的村干部,踏上了那条通往悬崖之巅的崎岖山路。五架藤条天梯,摇摇欲坠,每一步都考验着他的勇气与决心。   天梯之下,是万丈深渊,天梯之上,是未知的挑战与希望。当他终于站在那破败的校舍前,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山顶上全都是衣衫褴褛的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那是一种原始的、纯粹的渴望,足以融化任何坚硬的心房。   那一刻,李桂林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他没有退缩,反而决定留下来,成为这个悬崖村庄的“守护者”。由于地方偏僻,在这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甚至不会有一间属于教师的宿舍。   所以他只能寄居在村民简陋的茅草屋里,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   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心中的信念——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是点亮希望的火种。   一年后,为了让学校能够继续运转,李桂林不得不“哄骗”自己的妻子陆建芬上山来看看。那是一个清晨,陆建芬背着两岁的儿子,踏上了那条险峻的山路。   天梯之上,儿子的哭声与她的心跳交织在一起,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恐惧。当她终于站在那简陋的厨房里,面对着满屋的老鼠洞和尘土,泪水夺眶而出。   然而,正是这份泪水,洗净了她心中的犹豫,坚定了她留下的决心。   从此,李桂林与陆建芬夫妇,成了二坪小学的灵魂。他们既是老师,又是父母,还是生活的导师。陆建芬的到来,让学校得以增设班级,更多的孩子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白天,他们教书育人,晚上,则批改作业,备课至深夜。油灯微弱的光芒,成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也见证了无数梦想的萌芽与成长。   岁月如梭,转眼间,第一届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二坪小学,这个曾经被视为“文盲村”的地方,因为李桂林和陆建芬的努力,摘掉了帽子,迎来了新生。   李桂林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师范学校,获得了正式的教师编制。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们无法言说的牺牲与遗憾。家人的病痛,儿子的残疾,还有几十年来孩子们的孤独……每一次提及,都是心头难以愈合的伤。   但正是这些伤痛,铸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在二坪,他们不仅是教师,更是孩子们心中的灯塔,是乡亲们心中的依靠。   他们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这片贫瘠的土地。每当周末,天梯上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接送学生,义务补课。   他们的付出,让这所原本无人问津的学校,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模范学校。   后来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李桂林和陆建芬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他们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8年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当主持人问及陆建芬的收入时,她淡然一笑:“我现在每个月230块钱,比以前好多了。”这份朴素与坚韧,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2009年,陆建芬终于结束了18年的代课生涯,被当地政府特批转正,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这一刻,她不仅收获了职业的尊严,更收获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教师,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在李桂林和陆建芬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证明了教育的力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穿透云层,照亮人心。   不得不承认,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我们去追的“明星”,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温暖着每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灵。   主要信源:2019-08-06 13:59,四川省教育厅:扎根“天梯之上”的山村教师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李桂林、陆建芬夫妇

0 阅读:83
午夜游民

午夜游民

少看一些八卦,多看一些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