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一女子在一小区有9套房子,然而住进去小区后不久,每一套都发生墙皮开裂、漏水现象,开发商、物业先后作出承诺帮忙解决,可后来对方迟迟未能妥善解决此问题,女子一气之下拒缴每套每年3000多元物业费,没想到,物业竟然限制水电,让女子无法线上充值,想要用水用电只能去线下,一次还只能充值5元…… 曹芳芳(化名)女士是个小有名气的生意人,主要从事土石方工程。几年前,她因一笔货款与一家开发商产生了交集。 那时候,曹芳芳的生意正如日中天,手头的项目一个接一个,资金流转也颇为顺畅。然而,世事难料,那家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一直拖欠着她的货款。 “我当时真是急得团团转,那可是好几百万啊!”曹芳芳回忆起那段日子,依旧眉头紧锁。就在她准备走法律途径的时候,开发商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以房抵债。他们手头正好有一个新开发的小区,里面有9套公寓,可以作为货款补偿给曹芳芳。 曹芳芳一开始有些犹豫,毕竟房子和现金是两码事。但考虑到自己手里也有不少员工需要安置,而且这些公寓地理位置不错,将来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售,应该都不会亏。于是,她咬咬牙,答应了开发商的提议。 拿到房子的那一刻,曹芳芳心里五味杂陈。她选了一套位置最好的自住,其余的8套则简单地装修了一下,开始对外出租。 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曹芳芳的新家温馨舒适,出租的公寓也陆续有了租客。然而,好景不长,她渐渐发现,这些公寓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二楼楼顶与墙壁连接处开裂、渗水。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个例,没想到每套房子都一样。”曹芳芳无奈地说。她赶紧联系了开发商,希望他们能给个说法。开发商的态度还算诚恳,承诺会尽快安排维修。然而,等来的却是工人简单的刷白处理,问题根本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不久后,开发商因为种种原因,将小区的管理权交给了旗下的物业公司。曹芳芳只好又找到物业,希望他们能接手解决这个问题。物业起初也是满口答应,但他们的维修方式也只是临时堵漏,问题依旧反复出现。 “我那些房子根本租不出好价钱,有的甚至都空置着。”曹芳芳叹了口气,“每年还要交那么高的物业费,真是心力交瘁。” 就这样,曹芳芳一气之下决定拒缴物业费。她算了一下,每套房子每年的物业费要3000多元,9套加起来就是好几万。这笔钱,她宁愿用来自己找人维修房子。 然而,物业并不买账。他们见曹芳芳拒缴物业费,便开始“刁难”她。最让她受不了的是,物业竟然限制了她线上充值水电费的权限,想要用水用电只能去线下,而且一次只能充值5元! “5块钱能干什么?连洗个澡都不够!”曹芳芳气愤地说。她不得不频繁地往物业跑,每次只为那区区5块钱的水电费。这不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让她在租客面前丢了面子。 无奈之下,曹芳芳只好找媒体曝光物业的行为。这一曝光,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留言,有的支持曹芳芳维权,有的则质疑物业的管理方式。 一位网友说:“物业这样做太过分了!人家业主也是被逼无奈才拒缴物业费的,他们应该好好解决问题,而不是故意刁难。” 另一位网友则提出:“虽然物业的做法不对,但业主也应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比如起诉或者找相关部门调解。” 面对舆论的压力,物业终于承认了他们线上缴费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表示会立即恢复曹芳芳的线上缴费权限。现在,曹芳芳终于可以正常缴纳水电费了,但她心中的怨气并没有因此消散。 “这件事对我影响太大了,我必须追究到底。”曹芳芳坚定地说。她和其他遭遇同样问题的业主一起,申请了专业机构对房屋进行鉴定,以查明开裂、渗水的原因。 如今,曹芳芳正在积极与开发商和物业协商解决方案。她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对她进行赔偿,并彻底解决房屋的质量问题。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更多的人在购房时要擦亮眼睛,避免遇到类似的陷阱。 曹芳芳的遭遇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购房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房屋的价格和位置,更要注重房屋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像曹芳芳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维权,而不是选择沉默和妥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开发商和物业更加重视我们的权益和需求,为我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对开发商和物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让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11月26日,一女子在一小区有9套房子,然而住进去小区后不久,每一套都发生墙皮开
遥遥谈趣
2024-11-29 10:12:39
0
阅读:0